编者按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永春同志的这篇文章,以家庭和谐为旨归,探讨如何营造美满的爱情和婚姻。文章从“剪刀差”原理入手来阐释营造良好的夫妻关系,富含新意,充满理性;对经营婚姻中的男方与女方,都提出了中肯而可行的建议,言之谆谆,情也切切;文章的深入思考与现实问题融合交汇,有很强的针对性、感染力和说服力。文章站在建设先进文化的高度谈婚姻家庭,是在具体实践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的一个范本,对于每个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⑧1
一
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任务是建设和谐家庭。
古训道,“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既是一种孜孜以求的生活目标,更是一种清旷豁达的生活境界。恩爱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人生旅途的温馨驿站,是事业兴旺的坚强后盾和力量源泉。
家庭和谐的根本在于夫妻恩爱的感情。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相敬相亲,同舟共济、皓首偕老。“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婚姻家庭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理想。当前,我国正处于伟大的社会变革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这为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环境。但也必须看到,现实婚姻家庭生活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甚至是一些困惑和烦恼,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负面影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包二奶”、婚外情等现象屡见不鲜……
人们不禁要问:维系夫妻之间的感情,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性,是否能够为我们所探究和把握呢?
答案是肯定的。
二
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的美好爱情婚姻,有着近乎相似的理想范式。翻开那些传诵千古的爱情画卷,不论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浪漫故事,还是侯方域与李香君的难舍情怀;不论是《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脉脉爱意,还是《牡丹亭》中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绵绵情思……从中,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爱情婚姻的标准与象征。这就是:郎才女貌。也就是说,传统的社会婚姻价值观对男性的要求主要是才华出众、事业有成,对女性的要求则主要是形象姣好、美丽动人。
用今天的道德规范来衡量,“郎才女貌”,并不是先进文化所倡导的,但也称不上是落后文化,更不属于腐朽文化。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文化,是社会公认的婚姻价值取向,是传统伦理纲常、审美情趣和婚姻家庭观念的体现。它甚至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线,成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民族普遍认同的婚姻价值准则。与父母包办、注重双方家庭背景的“门当户对”封建婚姻模式相比,注重婚恋双方本身的“郎才女貌”是人类婚恋模式的重大进步。
重提“郎才女貌”,决不是为了推崇男尊女卑,否定男女平等,也不是贬低女性的才华、能力和社会贡献,而是希望通过对这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婚姻价值标准的分析,描绘出现实生活中“郎才”、“女貌”的运行轨迹,从而正确认识和把握夫妻恩爱和睦的规律性,促进男女平等、家庭和谐。
通过分析成功男人的人生路径,我们发现,“郎才”的展示具有厚积薄发的特点。男人年轻时不管潜质多优秀,学习多勤奋,志向多高远,由于缺乏生活的磨砺、经验的积累、经济的储备,事业上往往鲜有建树。而大多都是步入中年以后,经过锲而不舍的顽强奋斗,事业才会渐有成就,声名日益显赫,地位与日俱增,逐步进入人生的成熟期、收获期。
通过观察多数女性的人生历程,我们发现,“女貌”的展示呈现先声夺人的特点。年轻女子花容月貌、娇羞妍丽,风姿婀娜、楚楚动人,在如花妙龄就达到了社会婚姻价值取向的黄金期。即使并不美貌的“情人眼里出的西施”也是如此。而斗转星移,岁月更迭,带给女性更多的是红衰翠减、容颜不再的黯然神伤。
如果我们绘制一张坐标图,横坐标代表年龄(或称时间),纵坐标代表社会婚姻价值取向的价值量(只能做定性分析,不能定量化),将“郎才”和“女貌”的运行轨迹用曲线标识出来,就会清晰地看到,男人和女人在不同年龄阶段迥异的人生定位:男女结合初始,“女貌”的纵坐标处于社会婚姻价值曲线的顶峰,“郎才”的纵坐标则处于曲线的谷底。随着时光流转,“郎才”曲线逐步上升,“女貌”曲线渐次走低。在中年前后,形成一个交汇点。这个交汇点一般在35岁至40岁左右。根据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来说,开放性强的职业可能提前些(如文艺、体育、卫生、外贸、外交等),严肃性的行业可能延后些(如科研、教育、党政机关等)。而后,成功男人的“郎才”曲线继续向峰顶攀升,而大多数女性的“女貌”曲线则向谷底下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两条曲线呈现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两者的形状宛如一把张开的剪刀。一般到了50岁以后,差距趋于稳定,两条曲线渐趋平行,形如剪柄。
这一现象,可以称之为夫妻间的“剪刀差”原理。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夫妻感情随着“郎才”和“女貌”曲线的变化被分为三个阶段:从起始到交汇点,尽管婚姻价值量出现了男增女减的趋势,但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故可称之为感情融洽期;从交汇点至50岁以前,这种趋势发生了质的变化,即“郎才”高于“女貌”,因而可称之为潜在的感情危机期;50岁以后(即剪柄段),两条曲线平行,两者差值趋于稳定,可称之为感情稳定期。当然,这里所说的“剪刀差”原理,主要是从社会婚姻价值取向的一般规律所作的分析,至于夫妻双方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带来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及其他个性问题等,则另当别论。
认识和掌握夫妻间的“剪刀差”原理,我们就能够从新的视角探究婚姻家庭幸福美满的内在规律性,找寻到维系夫妻恩爱、保持家庭和谐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