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在基金公司的运作中,由众多研究员组成的研究部门作用重大。有报道说,有基金公司为了充实研究力量,正在考虑招聘记者做研究员,他们认为,记者也许不会做估值模型、不会写报告,但是记者看公司,更能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资深业内人士侯先生介绍,在基金公司领域,目前这种方式并不常见。
侯先生:他们需求的这些人可能相对来说比较专业,要求海外留学回来的或者是从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的。同时,他们一般都是从券商、期货或者是其他一些机构来挖这样的人,所有的这些研究员都需要有从业资格证书,需要进行考试的。有这种从新媒体找一些专业的记者,但是很少。
上市公司频繁遭遇“黑天鹅” 基金公司调研能力遭质疑
招聘记者做研究员的想法,是否跟上市公司黑天鹅事件的频发密切相关?据了解,最具代表性的黑天鹅事件发生在2008年:当时,伊利股份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冲击,股价一度下跌50%;中国平安投资富通亏损巨大,致使它的二级市场价格跌幅也达到50%。
这两只股票都是各自行业的龙头企业,上市以来一直是基金重仓股。事件爆发之后,大多数基金选择夺路而逃,股价大幅下跌,使得基金净值损失惨重。而在去年,更加频繁的黑天鹅事件让重仓基金接连陷入了被动局面。
去年3月份,因为“瘦肉精”事件的影响,双汇发展连续3个跌停,2011年二季度,兴业全球基金遭遇了40亿元的净赎回;去年9月份,博时裕祥持有的11国债13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达135%,由于这个国债单日出现波动,使得这个基金净值一日下跌13.57%。
另外,去年12月份,重庆啤酒连续9个跌停,2011年四季度,包括大成基金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遭遇了60亿份的净赎回……虽然有些事件是不能预测的,但是出现这样的问题或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也难免让公众对基金公司研究部门的调研能力产生质疑。
记者转型做研究员优劣互现 转型发展前景因人而异
在大部分时候,调研总是一个让人难以启齿的话题。如果公司研究员不够,或者调研不够多,总会被指责太懒、不重视研究,怪不得业绩那么烂。但是业内透露,基金公司重仓的股票,一般都是公司研究员和基金经理调研过多次、十分了解的股票。
既然如此,为什么公司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被发现呢?看来,基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对记者寄予的希望,也有它的道理。毕竟,记者通过体验式采访等形式做出的调查报道,一直以来曝光披露了很多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资深业内人士侯先生认为,记者转型去做基金公司研究员本身视野更宽,但专业研究能力的欠缺,也容易成为软肋。
侯先生:既有优势可能也有劣势。优势在于他可以接触到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视角也更为广阔,对整个经济的大势把握或者说新闻资讯可能更多;劣势在于他可能缺乏深入的专业研究基础和知识准备。是一个双刃剑,因为这些人能否真正具备专业素质,真正达到专业研究人员的标准,我觉得还是存在疑问的。
也有人担心,记者进入基金公司时间久了之后,原本所具有的优势、最初广阔的眼界和视角,会不会有逐渐丧失的风险?侯先生认为,招聘记者做研究员的方式并不会成为趋势,转型后的发展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
侯先生:一个人以前的经历和工作环境会让他形成一些工作的思路和工作的风格,所以他做研究员工作的时候去对一些行业进行调研,可能有助于他们拓展更加广阔的视角和更加敏锐的感觉。一些人员进入到一个行业之后,随着他在这个行业中逐渐深入,他可能会表现不错,但这个没有什么普遍性。
从事基金领域新闻报道业务多年的资深记者吴先生表示,记者和基金公司研究员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不过,如果有机会的话,自己也愿意去尝试一下基金公司研究员的工作。
吴先生:因为研究员还是有一个必要的基础功底在那儿,不仅是懂得记者的一些东西,还要懂得金融工程或者说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记者写完是给普通读者看的,但是要数据化给投资部的人来看就需要另外一种技能。
其实,不管对记者还是对基金公司研究员来说,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进行采访和调研,从采访和调研中又能获得什么?据了解,不少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只出席卖方安排的集体调研,三四十个人的会议和游玩过后,所获得的信息并不会多于卖方之前准备好的报告。只有少数勤奋的研究员,才会自己安排单独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