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7日电 (作者 杨晓凤)电视连续剧《雪浴昆仑》在央视首播时,我正在医院陪护生病的父亲。我给他介绍先遣连的一些往事,当说到班长甘玉照复员到克拉玛依当工人,掏下水道,默默无闻一辈子时,年逾九旬的父亲眼眶顿时红了,哽咽半晌,不能自己。父亲的情态我们当然理解。1976年5月的那天,他亲自送他唯一的儿子、我的弟弟杨松响应自治区党委的号召,强烈要求去新疆奉中央之命代管的西藏阿里工作。当时,是独子的,原则上不批准去阿里。作为新疆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杨松有留校和去中科院新疆分院的选择。当时,身为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主任的父亲杨维夫,深知阿里的艰苦,建议儿子再考虑考虑。然而,杨松去意已定,他恳切地对父母说,就让我自己做一回主吧。当时的《新疆日报》在头版有不惜版面的报道。
进藏到达狮泉河的第一天,报了到还没上班,杨松就做了中科院青藏科考队的编外队员,去阿里自然条件最差的扎达县热布加林沟,进行西藏第一个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的实地测量。在扎达的风沙中,烈烈的阳光下,跟着“拼命三郎”一样的专家跑尺子,看镜子,学会了测量和制图。从那时起,就注定了他的命运,他和阿里,和西藏的缘分。阿里工作十五年后,调往拉萨,1992年任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政法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等职务,直到2006年调往湖北省任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省政协主席。地位改变了,他说当年背着行李卷儿迈步走向阿里的那个青年学生本质上没有改变,在西藏工作的三十年,他用“躬耕于西藏大地”来鞭策自己
我的职业是文学编辑,曾编发过不少写阿里的稿件,大多是去过阿里一两次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所写。他们笔下的阿里艰险神奇,路途充满与死亡遭遇的故事,生动而曲折,有时简直是惊心动魄。这让我觉得我的弟弟很男子汉,他很少回家,也不提那里的艰苦。近几年从别人那里我们知道他在西藏算是个传奇人物,九次车祸大难不死,最险的一次是从28米高的悬崖坠入湍急的河里。在川藏线指挥抢险,时,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父母也曾通过组织部门和西藏方面联系,调他回新疆工作,未果。如今他虽调离阿里多年,阿里的领导到乌鲁木齐出差,常到家里探望。阿里办事处更是逢年过节便送来礼物和问候。记得那个夜晚,孔繁森书记笑呵呵地来家里探望我的父母,不想第二天就得到他遇车祸的噩耗……《雪浴昆仑》剧组中来自措勤和改则的藏族演员在乌鲁木齐期间,专门由阿里文化局达瓦局长带领,向我的父母献上洁白的哈达。
还是在杨松担任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时,一次探家时谈起先遣连的故事时,他说,如果有好的本子,我来想办法筹款。从他那里,我知道1950年代的先遣连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阿里精神,鼓舞着后来上山的阿里的人们。有所不同的是,先遣连官兵不是穿过枪林弹雨,而是与严酷的自然对峙,与死亡搏斗。随着时代的变迁,杨松他们这一代青年才俊,从当地人的特别生活习俗中体悟到,人和自然并非一定要对峙,人对于这严酷的自然应当有所作为,二者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和睦相处。所以后来的阿里人,从积极的意义上重新审看阿里这块广阔的土地,利用大自然为他们提供的这个舞台,尽其所能地开发利用,为当地人谋求福址,使得阿里有了改天换地的变迁。
去年春季的一天,在武汉,拿到《雪浴昆仑》当时是34集的毛片后,杨松连续几天就看完了。作为他的姐姐,我感觉他当时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完成了多年的一个夙愿,然后仔细地对剧中的具体内容、细节,比如马匹、树,以至于背景音乐中是否再加某个器乐这样专业的问题,一一与总制片人李德华商榷。那天我想,毫不夸张地说,他对自己的孩子也没有这样精心过。这部电视剧,让刻骨铭心的阿里岁月重又在他的胸臆间激荡。有关电视剧的台前幕后,他都关心而且津津乐道,包括演员的身体状况、拍摄环境等等。这部戏情节的真实,也勾起他对许多往事的回忆。电视剧在央视播出时,当看到后半部分阿里结束新疆托管那段情节时,他回忆说,当时行李打好,箱子钉好了,准备回家了,当时担任西藏自治区主席的热地说,你们就死了那条心吧!那意思是,阿里的干部不会随着新疆代管的结束而全部调离西藏。这句话在剧中是经一位当地干部的口说出来的。
一部没有多少商业意识的电视剧,它的播出,却拨动了多少曾在阿里工作过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家人的心弦,虽然现在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有的生活状况并不如意,甚至这段人生中最不寻常的经历并不为周围人所知和理解。让我最为震撼的,是在《雪浴昆仑》的新闻座谈会上,原以为,作为援藏干部的家属,我们的家庭已经付出很多很多了。可是,当我看到男主角原型彭青云的妻子腰板挺直,乐观豁达;他们的儿子彭巍沉稳内敛。还有克拉玛依那位令人尊敬的下水道工人甘玉照同志美丽的女儿表现出的释然、淡定,尤其是她说,其实我的父亲晚年挺幸福的,因为他的儿女都很孝顺……听罢让人动容。我还得知没到场的女主角原型和剧中一样屈辱坎坷的经历,她的女儿车阿里目前的生活窘态;以及先遣连官兵在后来的生活中的默默无闻和无怨无悔。我看到当时在场的历任阿里军分区的领导、还有和杨松一起在那里工作过的大中专学生们,几十年过去,白发和皱纹已经掩去了他们当年的风华,但是他们内在的气质不同凡响,他们真是与众不同的一群人!在世界最高高度上度过最美人生的人们,那是怎样亮丽的一道生命风景线。阿里精神,阿里情结,也许没在那里工作生活过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它的深邃,它的厚重,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敬仰!还有,至今仍在那里奋斗的人们,我们向他们献上吉祥的祝福!
我认为,电视连续剧《雪浴昆仑》是一部创作成功的作品,也的确是新疆题材中多年来少有的一部影视力作。其故事人物多有其原型,因而生动感人。一是以李三祥、车青云、杨富霖、曹海青、贡布、巴图、奥曲尔、凯赛尔等组成的英雄进藏先遣连创造了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他们在风雪严寒的高原上给养中断、陷入绝境。在高山病的袭击下,又有饥寒交迫,先后有63人牺牲。他们的经历举世无双,创造了“继长征之后,我军历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行程”。而这支进藏英雄先遣连,还是一支由国民党起义官兵为多数、并由7个民族成分组成的特殊队伍。他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者。
二是以车阿里、佟桦为代表的新一代军人驻守西藏阿里一千多公里边防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这些人目前还很多,他们及其相关人员成了此剧的最忠实的观众。
三是以李高原、曹菲菲、武谦和等为代表的新疆援藏干部的传奇而动人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新疆根据中央指示,进行大规模援藏——代管西藏阿里地区10年。期间许多干部、大学生报名参加援藏队伍。他们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兄弟情,及现代文明带向了高原。期间,他们要抓建设,保政权,护稳定,还年年进行剿匪平叛,确保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目前,包括新藏线养路、为阿里运输在内的这批人至少还有几万人。这段历史,是“新疆精神”的一部分,是新疆各族军民的骄傲,正像著名歌唱家韩红所唱的主题歌——祖国不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