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

外媒剖析中国在非洲遭误读的6大原因

2012-05-17 11:54:49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论调四:中国本着不干涉内政原则同非洲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提供援助,事实上帮助非洲“流氓”国家化解了政治经济改革压力,助长了它们侵犯人权、破坏生态环境和压榨劳工的行为。

  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在非洲推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给援助附加市场、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条件。这并没有给非洲国家带来发展。许多非洲国家政策制定者也认为,给援助附加条件侵犯了非洲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财政政策、实现发展的空间。中国资本则通常不附加条件,并在同传统捐助国的竞争中抢得了先机。有人因此认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抵消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鼓励反腐和良政的努力。

  安哥拉经常被当做中非关系阻碍非洲民主、良政和自由的例证。人权观察组织估计199 7年到2002年间,安哥拉大约有40亿美元石油收入被从公共账户抽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在向安哥拉提供援助前,要求安哥拉必须保证其石油收入流向的透明度。中国进出口银行却在未附加此类条件的情况下,向安哥拉提供了20亿美元优惠贷款。所以有人提出极端的说法,称中国实际上是躲在不干涉内政原则背后,和一些政治孤立国家打交道。

  但一些学者对非洲国家政府效能的研究表明,2000年至2008年期间,安哥拉、尼日利亚和苏丹等国政府效能并未因与中国发展关系而下降。美国一家非政府组织数据显示,与中国关系密切、颇受争议的苏丹等国的自由度在2000年至2008年期间不降反升。总体看来,与中国贸易规模较大的非洲国家,也就是通常被认为中国可以施加更大影响的国家,政治自由要么维持稳定,要么有所提高。

  历史上,民主是通过对话来传播的。但1945年后民主越来越多地以胁迫的方式强加给对方。很少有人不同意拓展个人自由的建设性意义,但多数人反对胁迫别人实行民主。二战之后,只有巴拿马和格林纳达在胁迫中成功转型为民主政权,其余胁迫他国实行民主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这充分说明通过不民主的方式推行民主很难成功,也充分揭示了提供选择和开药方的区别。

[作者: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