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十二五”:电子商务大发展 交易额突破18万亿

2012-03-29 14:46:00 来源: 半月谈网 
字号  

美媒: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猛

  2010年,中国的电子商务销售额总计达4600亿元,预计3年后将增加两倍至1.5万亿元。届时,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电子商务市场。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称,中国具有成为几乎所有产品最大市场的潜力,电子商务行业也不例外。其中,网络销售额也将逐渐增加,占全部零售额的7%。

  贝恩公司描绘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一个概貌图。该公司在对中国6座城市的近600名购物者的调查后发现了两个有价值的趋势。首先,虽然价格低廉仍然是网络购物的主要动力,但便利性和多样性现在已经成为相当多消费者的主要考虑因素。网络消费者已经开始分化,相当多的人已经从“价格敏感”转变成“体验敏感”。

  其次,中国电子商务的生态环境——包括采购、支付和送货等流程——已经发展到了零售商可以很快建立和发展他们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地步。依靠实体店和其他线下资源,这些零售商将给只有虚拟店的商家构成威胁。对于传统商家和网上商家来说,预计有四个因素将给电子商务行业带来进一步的推动:更安全的支付手段、更可靠的送货服务、政府规范电子商务行业的法规和越来越享受在线购物的消费者数量增加。

  贝恩公司的调查还发现,有四类特点和行为不同的购物者。而谁要能识别这些新出现的购物类别并制定战略来满足其需求,谁就是胜者。第一类是数码先锋群体(往往是年轻的在职母亲),拥有最高的收入,网上购物也最多,愿意为品质、便利和服务花更多的钱。第二类是典型的性价比购物者,大约23岁、单身、女性、中低收入,经常上网购物,受到口口相传的评价和价格的影响较大。第三类是守旧派——往往是单身男性,29岁左右,他们觉得网上购物很复杂。第四类是花费最少类,包括学生和花钱最少的网上购物者。随着收入和需求的变化,他们可能会演变为更为活跃的网上购物者。(参考消息)

工信部:十二五间将加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发展

  工信部27日发布了《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称《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探索建立网上和网下交易活动的合同履约信用记录,促进在线信用服务的发展。

  《规划》指出,目前网上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恶意欺诈、违法犯罪等问题不断发生,网络交易纠纷处理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信心。“十二五”期间将探索建立网上和网下交易活动的合同履约信用记录,促进在线信用服务的发展。积极营造诚信为本、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环境。推动开展部门指导、行业组织、企业和消费者参与的电子商务自律规范制定工作,大力推进企业和行业自律。

  《规划》同时要求,“十二五”期间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按照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开发利用合同履约等信用信息资源,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开展商务信用评估,为交易当事人提供信用服务。充分发挥人口、法人和地理空间等国家基础数据库以及银行征信等数据库的基础与协同作用,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与社会其他领域相关信息的有序交换和共享,支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中国新闻网)

[作者:黄楠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