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烈士侄子义务讲大鱼山之战 遗憾听众总是老干部

2012-03-29 14:30:00 来源: 新闻晚报 
字号  

  林家春为了宣讲大鱼山之战的图示,自制了一幅作战地图 晚报 王开诚 现场图片

  记者 王楠

  《抗日战争在舟山》、《浙东敌后抗日》、《浦东革命前辈风云录》、《南汇人民革命斗争史》……林家春的书房很大,约有40多平方米,有三面墙都做了书架,上面全是苏浙地区的革命史料及书籍。其中最多的是林达烈士的图片和资料。林达曾担任浦东三五支队支队长。他也是把邬银生、施良周、杨海林等人带出去“闹革命”的人,是林家春的伯父。

  “原来伯父出生在一个殷实的上海家庭,从新陆师范学校毕业后,进入上海江南造船所任职。当时每月有50块大洋,经济条件非常宽裕。 ”林家春说,这样一个身处优越环境的 “优等生”,本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但林达在读书时就埋下了革命理想。

  去年,一部名为《等到胜利的那一天》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在多家卫视播出。剧中男主人公林永达的原型,就是原南汇县老港镇的革命烈士林达。

  十几年来,怀着对伯父的无限崇敬,林家春不断收集整理林达烈士的资料,但他的本职工作是医生,在惠南镇上开了一家诊所。 “目前了解到,上海在宁波牺牲的烈士有364名,其中绝大部分是南汇人,因为都是浦东三五支队出去的。还有一部分是奉贤,川沙,都需要一一确认。所以,我把重心转移到这上面来了,每天都要写几千字的材料。”林家春说。2005年,也是他为李金根体检,并驱车300多公里,从宁波绕路送李金根至岱山(当时未有洋山港客运),并陪同老人登上大鱼山岛。

  明天开始,林家春将分别去惠南镇和周浦镇,义务宣讲“林达烈士与大鱼山”。为此林家春还特意做了张地图“你看,那几座小山就是战斗中3个主要阵地——打旗岗、湖庄头和大岙岗。”近70岁的林家春感慨,他唯一的遗憾是,他的听众,总是一些老干部、老革命、老同志。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