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全球变暖,为何“冬天越来越冷”?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4 11:25:00   来源:文汇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水管被冻裂、“冰雾”频现、冰凌连连、环渤海渔船被冰冻、多所学校“被冻”停课、人畜冻死冻伤频现……尽管这些没有好莱坞大片《2012》描绘的场景吓人,但这个冬天老天爷真是有点“鬼”,低温冷冻制造的麻烦频频在欧亚地区上演。

  这个冬季,欧亚地区的持续低温冷冻,是否“极端”和“异常”呢?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为何我们的冬天反而变得更冷呢?难道是全球变暖真的停滞了?针对这些问题,《科技文摘》专刊特约请《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权威气象专家为读者解疑释惑。

  “低温纪录”被频繁刷新

  春节长假期间,武汉虽未遭遇雨雪天,但最低气温跌破冰点,天然气用气量达到2600万立方米,再创新高;在浙江金华各大医院,倒下的大多是坚信能扛得住低温冷冻的年轻人;冷冻令广东佛山大部分景区游客量锐减。而2月6日北京市民度过了一个冷意十足的元宵节。夜间跌至零下12℃的最低气温,加上6级北风加剧了人们的寒冷感觉,让这个元宵节成为北京入冬以来最冷一天。

  “入冬以来,我国总体偏冷,部分地区出现极端低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艾婉秀介绍,全国平均气温为-5.5℃,较常年同期偏低1.0℃,比去年同期偏高0.5℃,为1986年以来同期次低值,仅高于2010年。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显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部分地区最低气温达-30℃~-40℃,内蒙古图里河-46.9℃、额尔古纳-45.1℃;内蒙古呼伦贝尔连续12天最低气温在-40℃以下。一些地区出现极端低温事件,内蒙古满洲里、新疆轮台、西藏贡嘎日最低气温分别达-44.9℃、-25.6℃、-17.0℃,创历史新低;河北唐山、云南陆良和石林、甘肃渭源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这个冬季,低温雨雪对我国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造成一定影响。在江南及贵州、云南,持续低温阴雨雪致使部分农作物遭受冻害;内蒙古东北部持续低温造成牧民受灾、牲畜死亡;在新疆伊犁河谷,持续降雪和低温造成冰凌堵塞河道,部分农田、房屋被淹;环渤海冰情不断发展,渤海海冰超过2.7万平方公里;山东胶州湾海冰厚达半米,几百艘渔船被冻在海上。

  不只如此,欧洲不少国家以及日本同样遭受低温冷冻影响,且其影响程度大。今年1月以来,欧洲中部至亚洲东部气温偏低2~4℃,其中中亚至东亚北部偏低4~6℃;欧洲先后经历了4次寒潮过程,持续低温超过20天。

  低温纪录在各地屡屡出现。欧洲部分地区出现百年来最低气温,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部分地区最低温度跌破-30℃;2月2日,捷克最低气温达-38.1℃,波兰部分地区降至-32℃。在亚洲,日本和韩国也遭遇了近几年最寒冷的冬季,日本38处观测点的气温跌破有气象观测以来的最低纪录,北海道最低气温达到-32.6℃,创下日本全国的最低气温纪录;韩国首尔2月2日气温降至-17℃,为近55年来最低。

  而与这一系列“冰冷”的数据相伴的还有:法国41个省因大雪或严寒宣布进入警戒状态。持续严寒大雪天气造成欧洲超过300人死亡。日本青森市部分地区最大积雪深度超过4米,新潟县关山地区创下当地2月份最深积雪纪录,日本北部持续数周的暴雪造成63人死亡。

【 作者:宋亚芬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