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日本军工大揭秘:三菱重工造坦克 美弥齿轮制弹药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4 07:49:5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全球军火迎来买方市场

  2008年美国雷曼公司倒闭造成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各个国家的财政状况都在恶化。美国第一个大幅度削减军费,美国国防部对外表示,今后10年将减少4500亿美元的军费支出,但最新消息称,美国的军费很可能最终要减少1万亿美元。国防部长不得不出来警告说,照这样下去,美国的F35战斗机、弹道导弹(ICBM)将会面临巨大的打击。

  英国也在2010年8月宣布,今后4年将减少8%的军费,到2015年削减海陆空军人4.2万人。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重要国家也纷纷仿效。意大利最大的航空宇宙方面的军工企业芬梅卡尼卡(FINMECCANICA)集团开始寻找“卖身”的地方,希望能卖出10亿欧元。欧美等军工企业今后步芬梅卡尼卡后尘的恐怕会有不少。军工产业现在正面临着一场新的嬗变。

  军火“跳蚤市场”渐成规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军火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世界市场开始统一。过去东西方各有各的阵营,各有各的市场,彼此并不交流。比如在中东,前苏联的武器不会流入沙特阿拉伯,也不会进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但现在,不仅俄罗斯军火在向那里出口,保加利亚等国的武器同样开始进入这些国家。

  其次是市场的加入者在不断增加。过去,乌克兰、阿塞拜疆、波兰、捷克、塞尔维亚、南非等国纷纷开始出口武器,更有韩国、新加坡、土耳其、约旦、沙特等军火“消费国”也变身武器出口国。国际市场上,武器设计制造人才也开始流通。法国的远红外线夜视装备早已突破西方阵营,成为很多国家的标准装备。发展中国家寻求这方面的人才,现在已经十分容易。

  第三,二手货市场已经非常发达。军火市场上,不仅能够买到发达国家淘汰的武器,而且随着武器的电子化,稍加改进,这些淘汰武器立即能变成最新锐的军事力量。德国陆军去年开始大幅度削减坦克数量,上千辆坦克整编制地对外转让,购买这些坦克完全可以实现军队的现代化。

  买方说了算

  如今要采购军火,通常先调取文件资料,然后找几家企业谈价格,最后选择最合适的武器进行采购。如果对买方略有微词,下次就别想成为询价单位。

  这样一来,各国要想把武器卖出去,就不得不公开其特点,以便在竞价中获胜。此外,武器购买方往往还要求卖方将一部分技术转让给自己,或者提出“我买你的武器,你必须买我的农产品或者是工业品”。

  这种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不得不去兼并,或者将事业统合起来。军工企业必须做大做强,自己没有的部门,它们需要通过兼并中小企业来完善。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波音公司等均为大型飞机制造企业,但它们下面有众多的公司,包括生产装甲车辆、火器、电子系统、软件、无人飞机、代用燃料等等企业。

    日本军工:新崛起的卖家

  日本与美国等国家都面临着财政紧缩的问题。遇到这个问题后,洛克希德公司只好在发射卫星、IT、循环使用能源上寻找出路——不能总是靠战斗机来维持企业的经营。

  但日本却处在另一个极端。洛克希德公司的销售额中,99%是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军火订单,其中55%~60%来自美国国防部。但是日本没有这样的军工企业,军工是在民用产品中顺带制造的。

  美国的军工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那里,但日本却拥有很多家大致相同的企业,各家企业的技术水平都比较高。日本的军工企业往往采取大分工的方式进行,各有各的技术,企业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在电子方面,同一个领域有东芝、NEC、冲电气、三菱电机、富士通等众多企业,各公司都有一定程度的工作量,又因为采购时期很长,它们的产品往往在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老化了。各公司无信息沟通,同一个课题可能有几家企业同时在进行研究,购买的研究设备很多,但研究成果乏善可陈。

  在全球军工产业大兼并大融合的时代,日本军工产业仍在自己的道路上行进着。如今,日本已经开放武器出口,其军工企业将何去何从,将直接影响日本政治、经济、军事的走向。

  去年12月27日,日本甫一宣布放开武器出口,印度便立马表态愿意成为其首家客户。据日印两国媒体的报道,印度感兴趣的恰恰是水上飞机US—2。这型飞机自2007年交付以来,总共只在国内卖出4架。而在军火方面一向财大气粗的印度,无疑可以成为这一项目的“救世主”。

  对外出口武器的口子一旦撕开,日本在工业制造及技术研发领域的优势可即刻转化为武器产能,这样不仅会盘活军事工业、抢占国际军火市场,甚至能带动出口,改善国内低迷的经济状况。日本和美国在武器研发领域早有合作,日本放宽武器出口还能直接帮助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而出口的武器应该多为前文提到的日本拥有独家技术的飞机、战舰等。

  可以肯定的是,尽管日本军工企业目前还比较困难,但为了保有一定的军事力量,日本的军工企业不会消失,日本企业仍将是国际军工的一支重要力量。

【 作者:孙璐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