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4岁“裸跑弟”爆红网络 鹰式教育褒贬不一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4 09:03:00   来源: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鹰爸心得

  记者:你自己怎么看“鹰爸”这个称呼?

  何烈胜:我推崇鹰式教育理念。老鹰认为小鹰长大了,可以飞了,就把小鹰推下悬崖。我采取的就是这种“鹰式”极限教育。现在有虎妈、狼爸,实际都是体现了一种教育观点。希望通过我把多多从一个准残疾孩子培养成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出众的健康孩子这样的经历,让千万的中国家庭有所启发,哪怕是有一点,都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我很愿意把自己的教育心得与更多人分享。

  记者:你的事例出来后,也影响了很多家长的教育观,你对家长们有什么建议?

  何烈胜:我也注意到,有报道说有个家长仿效我的做法让孩子在列车上裸身站军姿。我认为,家长一定要理解教育的实质而不是去学形,否则就是东施效颦了。家长应该去掌握一些教育本质的东西,认识到孩子通过这样的锻炼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家长对孩子一定不要溺爱,不要让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暖房里的草莓;家长的教育是严肃的爱、严格的爱、是兴趣的坚持。

  ■各方观点

  运动专家

  极端训练不会提高智力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曹建民

  曹建民教授介绍,对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幼儿来说,在恶劣、极端的天气中进行体育锻炼不可取,也不值得提倡。体育锻炼应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准备,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体育锻炼与智力提高并无直接关系。

  曹教授表示,从健康角度来说,体育锻炼是每个人都应坚持终身的好习惯。家长鼓励孩子从小进行体育锻炼值得肯定,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感知能力、对空间把握、身体控制能力,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但并没有理论和事例能证明,进行体育锻炼与提高智力水平有直接关系。

  对报道中提到的,通过体育锻炼,多多从一个被医生宣判将来可能脑瘫或痴呆的早产儿,变成一个拥有218智商的孩子,曹教授表示了质疑,“如果这样,那些专业运动员应该都是高智商了?”曹建民表示,可能这个孩子本身就是智力正常。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依赖于先天和遗传,可以通过后天一些科学系统的训练对大脑进行开发,激发智力,但用体育锻炼来把一个弱智孩子变成一个超常儿童,基本是不可能。

  曹建民教授表示,对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应掌握科学的方法,应该在游戏和娱乐中进行,掌握适度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培养,让孩子喜欢上运动。而父母过于严苛的训练甚至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训练,容易造成将来孩子长大后的逆反心理。

  教育专家

  男孩早上学是个“灾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

  孙云晓表示,首先,父母让孩子在极端天气下进行体育锻炼应有一个前提,即:要有保护和鼓励的措施。不能将这种锻炼的方式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首先,要看看孩子的健康状况如何,能否承受得了,有没有安全感。同时,还要注意方式,鼓励孩子愿意去尝试,要勇敢。

  孙云晓介绍,运动对于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让孩子经受一些身体上的磨练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案例,如日本,就曾有幼儿园在冬天让孩子光着膀子跑步。但针对未成年人的锻炼一定要有保护措施、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跑多长时间,多远的路,包括锻炼的强度都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此外,针对鹰爸送孩子去小学一年级做旁听生的举动,孙云晓表示反对。他认为,让男孩早于六岁上学,很可能是个灾难性的选择。因为男孩的发育比女孩晚1年半以上,所以4岁到学校,听课写字是很困难的,如果为了去体验一下课堂学习、开阔眼界,倒是可以,如果真的像小学生一样去听课、写作业,绝对不值得提倡。提前学习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畏惧感,自卑感,会觉得别人都行我不行,别人都会我不会,我是最差的、最笨的,这对他将来的学习发展和社会适应都会形成一种巨大障碍,对于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虎妈、狼爸、鹰爸等各种教育方式,哪种方式更适合中国家长借鉴?孙云晓认为现在下结论还过于匆忙,因为不管是虎妈、狼爸还是鹰爸,教育都不应走极端,教育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一定要遵循儿童的生长规律,而现在社会上热炒的这些教育,都不是科学的教育,都是有很多的缺陷和弊端的教育。

【 作者:陈薇伊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