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变态”寒假作业难倒家长 题目偏怪解释牵强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4 09:06:00   来源: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寒假故事事

  之

  小学

  队报设计难倒小学生

  快开学了,北京某著名小学的学生小苗还在为寒假作业发愁。小苗妈妈说,小苗的寒假作业包括两部分:一是纸质作业,二是参加社会实践。纸质作业除了语文、数学等大本题集之外,还有三篇命题作文。小苗说,这些作业相对容易,自己花了四天时间就完成了。

  而社会实践作业则让小苗觉得完成起来十分困难,尤其是学校要求的主题队报活动。记者在这所小学的网站上看到,主题队报活动要求以“北京精神”为主题,通过参观、访谈、参与实践等方式,以随笔、日记等形式呈现在队报中。

  主题队报的格式,学校有非常详细的要求:“四开纸、横版,左侧预留2厘米装订线,其余部分横向对折,分左右两个版面,上下左右四边各留2厘米留白,中缝留4厘米,报头位于头版(左侧)左上方,包括报纸的名字和出版时间等。”在内容方面,还要求以“我眼中的北京精神”为主题写一篇文章,画一幅画,编一首童谣。学校还强调,开学的时候每位队员都要上交队报,并进行评选。

  不得已求助家长代做

  小苗也希望在评选中拿奖,但是自己确实不擅长做这种版面设计,屡屡尝试都失败了。无奈之下,小苗只好求助于自己在报社工作的妈妈。小苗妈妈说,自己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但又不忍心看儿子发愁,只好同意帮忙。

  但是,小苗妈妈本身并不擅长做美工,只好把儿子的作业拿到单位请美编同事帮忙。看到这份作业,美编也有点儿头大。原来,美编平时在单位排版时都是直接调版心,但这份小学的队报却要求他重新设定一个版心。“中缝、装订线,这些专业术语,小孩子们能看得懂吗?不是做我们这行的家长估计也不能给孩子解释明白。同事一边做,还在一边感慨。”小苗妈妈无奈地告诉记者,连她自己这样长期从事这个工作的,也未必能做出一份像样的队报。

  除了这些作业之外,家长们还得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外实践活动。小苗妈妈介绍,学校刚放寒假,就下发了“蓝天工程卡”,要求寒假期间家长带孩子去三四个地方,包括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这类活动是每年放假都会布置的常规作业,今年暑假我带他去了西安看了兵马俑,本来打算寒假带他参观国家博物馆的,但实在是一票难求,所以只好改变计划去了天文馆。”小苗妈妈说,快开学了,儿子的寒假作业基本完成,正在看老师推荐书目中的《红楼梦》,但“完全看不懂”,一天只能看一两页。

  对于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小苗妈妈并不反对,称自己已经“习惯了”,学校就是希望家长能配合让孩子的寒暑假过得更有意义,虽然过程稍微麻烦一点,但自己能够理解。

  寒假故事

  之

  初中

  寒假每天写作业8小时

  对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三学生小赵来说,寒假的前半段是作业,后半段是补习。小赵妈妈介绍,儿子的寒假作业是五大本,“题目都不是太难,基本是以中考备考知识为主”。

  虽然题目不难,但架不住题量大。小赵妈妈说,儿子除了放假的第一天睡了个懒觉之外,第二天就开始写寒假作业了。每门科目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五门课写下来最少也要八个小时,甚至有时候他自制力不强,写十几个小时的情况也有。

  小赵妈妈说,儿子放假了就抱怨说自己比平时还累,每天都在写作业。五门科目的作业就花费了小赵十余天时间。转眼到了过年,小赵也算是“盼到了希望”。

  可是,还没到初六,作为准毕业生的小赵就开始上补习班了,到了学校就要上交寒假作业。大家都还在过年,小赵就开学了。每天除了在补习班上课外,回家后仍然要写一堆作业。

  小赵妈妈说,自己有时上晚班回家都夜里十一点了,儿子还在写作业。小赵经常向妈妈抱怨死记硬背那么多知识有用吗,就不能又轻松又学习好吗?“我听到这话的时候也挺难受的,但还是得告诉他,天才很少,大部分人掌握知识都是通过记忆的方式。”小赵妈妈说。

  小赵坦言,自己开学时间比别人早了近两周,所以自己完成寒假作业的时间其实更紧。在写作业过程中,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就喜欢去求助网络。对此,小赵妈妈并不反对。她说,做到不会的题目说明有知识没掌握,上网查答案有何不可?即使是抄答案又有何不妥?在抄的过程中,还是要记忆的,也会提醒他做题的思路。

【 作者:陈薇伊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