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李途纯三面人生:创业者、赌徒、悲情人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4 08:25: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2002年~2004年,李途纯先后斥巨资在湖南株洲等地同时启动五大乳酸菌生产研发基地,从而形成东西南北中的全国性战略布局,太子奶的销售额也连续6年翻番。到2007年,太子奶的销售额达到30亿元,与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业巨头并驾齐驱。李途纯也达到了人生事业的巅峰时期。

  赌徒李途纯:冒进尝苦果 对赌失利 集资被拘

  在太子奶上获得的成功,让李途纯充满了自信。2005年之后,像其他获得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一样,李途纯开始尝试走多元化战略之路,先后进入童装市场、超市零售业、辣椒酱业务和房地产业务。而这些多元化投资,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并使得太子奶集团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为了给太子奶业务补充资金,2007年,李途纯再次上演赌徒本色,引进英联、摩根斯坦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同时由花旗银行领衔,荷兰银行等六家外资银行又共同对太子奶集团提供了5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为了获得这些外资投行的注资,李途纯与三大投行签署了对赌协议:在注资后3年内,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能降低三大投行的股权;否则,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拿到风投及外资银行的资金后,李途纯加大了扩张步伐,在服装、超市等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不断扩张奶业生产基地。然而,不幸的是,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外资银行为求自保纷纷向太子奶催款;而2008年9月11日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更是给中国奶业市场带来灭顶之灾,太子奶的销售也大幅萎缩,无法实现增长超过50%的对赌协议,太子奶陷入空前危机,李途纯也因此失去了太子奶的控股权。此后,高科奶业托管太子奶,李途纯被边缘化。

  在高科奶业托管之前,为了应对资金困局,从2008年开始,李途纯就在全国范围内面向社会公众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到2009年12月,太子奶集团吸收的公众存款达1.3亿余元,其中绝大部分没有兑付。该1.3亿元包括以“货款准备金”名义向经销商集资约5600万元,还包括以“高利贷”方式借款5000万元至6000万元,其余还有向员工集资的数百万元。

  正是这一“集资”行为,将李途纯推向了悬崖。南方日报记者 田志明

【 作者:王晔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