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专家称情人节并非出轨节 互相送礼有助男女平等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4 07:47:00   来源:北京晨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社会需要多元声音

  北京晨报:高调复归贞操观,是否也展现出我们与现代性之间的紧张感?

  方刚:对于性,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主张将长期存在,多元化本身是个好事情。不仅中国有呼唤贞操的声音,国外也有,特别是美国,传统势力更强,比如有“爱家协会”,不光提倡婚前贞洁,还主张婚后贞洁,他们努力推进性教育,面向中学生进行贞操教育。总之,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的价值观,看法不同是正常现象,但从整体上看,现代社会的基础是两性平等,贞操观不可能成为主流。

  北京晨报:既然贞操观是男权社会的负面遗产,为什么今天倡导它的却以女性为主呢?

  方刚:这说明男权思想已经内化到女性的内心,在传统社会中,男人通过贞操观来控制女性的身体,到后来,这却转化成女性的主动行为,不需要别人要求,她自觉遵守。比如古代烈女,男人碰了一下她的胳膊,她就把它给砍掉了。在封建社会,许多价值观都是这样被内化的。

  性教育应循序渐进

  北京晨报:在今天,要成为一个文明国家,性教育不可或缺,但我们在此方面推进迟缓,有时甚至是“进一步,退两步”,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呢?

  方刚:还是要循序渐进,在我看来,现在的情况比过去还是好一些了。人们对性存有禁忌,这与整个社会氛围相关,如果一个社会在别的地方都还做不到更开放、更多元,那么在性观念上也很难单兵突进。多元与禁忌,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成熟度,这涉及人的权利、自由等等更深入的问题。今天我们对夫妻间的性话题已经逐渐开放了,也出版了一些相关的书,但非夫妻间的性话题,还有不少禁区,但这是一个过程,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开放。

  情人节可以本土化

  北京晨报:国外情人节一般是女性给男性送礼物,而中国正好相反,您怎么看?

  方刚:我觉得还是互相送礼比较好,这有利于男女平等,礼物意味着换取,可情人节礼物换取的是什么呢?是美貌、身体还是爱?我认为,在双方平等的氛围下,爱情的内涵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北京晨报:情人节是舶来品,既然出现了水土不服,是不是可以通过本土文化资源加以改造?

  方刚:但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太物质化,情人节除了用物质来表达,没有别的方式来传达“爱的肯定”。过去有情诗,现在恐怕已成了文物。要赋予情人节更深的内涵,可能要更包容一些,不仅仅关注年轻人的情爱,也关注老年人的情爱,比如帮父母过情人节等,但这需要向全社会去倡导。

【 作者:刘欢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