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国纪录片:拿什么与世界交流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3 07:23: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中国纪录片题材相对狭窄

  作为我国第一部年度性国家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年11月9日发布的《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通过调查发现,2010年对外传播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仅155部,播出时长也远远低于Discovery、BBC和History等境外纪实频道。

  在四川广播电视学会会长吴宝文看来,中国纪录片的制作水平已经与国际上先进的纪录片生产国相差无几,但相对于国外纪录片,题材过于中庸、平稳。吴宝文说,国外纪录片选材相当尖锐,如有一部影片是通过对大量贫困者的调查,反映“以小额贷款帮助困难家庭”这一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缺乏可行性,挑战了诺奖得主;还有反映人体器官地下市场如何运作的纪录片,也令人印象深刻。

  相比国外纪录片的种类繁多,国产纪录片题材相对狭窄。在文化部选送对外播出的纪录片中,选题也大多侧重于社会人文和政论类。而在国际纪录片市场,最受关注的其实是自然、动植物和环保等生态题材节目。业界人士认为,当前中国纪录片在题材取向上的偏见值得反思。

  对外传播应该更加积极有效

  “我曾经发行过一部很好的纪录片,但是拿到国际上以后,很多老外就跟我讲,你这个纪录片我们真的看不懂,这里面讲了很多的甲骨文、历史、年代,我们都听不明白,因为我们对中国文化没有高深的了解。”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副总经理程春丽对于自己曾经遭遇过的尴尬一幕记忆犹新。

  中央新影集团导演廖烨坦言,自己在欧美发行的片子绝大部分被修改,后来才明白文化差异无处不在。“我们有个片子叫《史前部落最后的瞬间》,第一句解说词是“黄河在西北静静地流淌”,中国的观众都知道西北是黄河的上游,有些人还看过照片,知道它的地形地貌,因为有文化背景,你听了解说词之后可以用潜语言来补充。但对外国观众来讲,他们没有这些知识,所以我们觉得很简单的事,到外国人那里问题就一串串地提出来了。”廖烨说。

【 作者:黄锐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