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2012全球气候有点乱 变暖变冷争论不休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3 09:54: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中山大学气象系是专门预报天气的,以前觉得天气预报不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准了,但是到了现在又不准了。不是我们的预测技术水平降低了,而是我们的预测对象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周永章表示。

  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在时间上并不均匀,总体趋势并未因个别地区出现冷事件而发生改变

  “气候冷事件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杜尧东研究员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一年比一年高,也不意味着地球所有地区均同步发生同样幅度的变暖现象。全球气候变暖以全球平均气温波动式变化、呈升温趋势为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还受到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气候系统内部调整过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年际(年与年之间)、年代际(十年至数十年周期)甚至更长的波动。

  “全球气候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现有的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因个别地区某个时段出现的冷事件而发生改变。”杜尧东表示,1906年—2005年我国全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约1.1℃,但同期西南地区(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四川东部和重庆等地)却降低了0.45℃。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欧洲寒气袭人,同属北半球、尚处冬季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却连日出现反常高温。如果看北美的天气,恐怕人们只会想到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杜尧东研究员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全球变暖,1906年-2005年期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特别是近40-50年,观测资料和气候模式研究表明,增温更加明显,增温速率是每10年0.2℃。这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下称IPCC)根据全球大量、长期的观测资料得出的结论。

  去年年底,我国发布了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杜尧东参与了这次评估。报告显示,1951年-2009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1.38℃,变暖速率为每10年0.23℃,比全球气候变暖速率略高,这种趋势近10年没有明显的变化。

  虽然在全球变暖话题上,科学家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不过,在争论的核心问题上,双方的立场已经比数年前有了较大的变化,之前以美国国家海洋大气顾问委员会(NACOA)前副主席Singer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是完全否认气候变暖,现在改为争论变暖的原因,其背后的含意是已经承认了全球变暖的事实。

【 作者:宋亚芬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