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女医生26岁退娃娃亲寻幸福 10年相亲百男仍单身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3 09:36:00   来源:东南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单身男女赶场相亲 相信爱情越挫越勇

  情缘

  爱要越挫越勇,爱要肯定执着,每一个单身的人得看透,想爱就别怕伤痛,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引自《单身情歌》

  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对忙碌了一年的职业未婚男女尤其是“剩男”、“剩女”来说,难得地有了足够的相亲、择偶时间,他们或主动出击,或被动相亲。

  不过,相亲并不是“剩男”、“剩女”们的“春节专题”;平日里,相亲一直都是主题。

  故事

  全职相亲女:“其实我也很着急”

  “我快成全职相亲女了。”29岁的阿真(化名)说。从去年开始,母亲、亲友和同学陆陆续续给她介绍对象,一年下来差不多见过十多个男生。今年正月初二至今,她跟着母亲已相过五名男生,有一天还见过两名男生。早几年,阿真在一家酒吧上班时,当时有很多同龄的女伴,大家混在一起都不急。但转眼几年过去了,她已进入“轻度剩女”行列,开始为自己的婚恋而发愁。

  “不但我妈催我,我看到朋友、同学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不急也得急。”阿真说,像她这年纪的女人一天不结婚,越往后就越难了,毕竟岁月不饶人。她曾对漳州一名30多岁的男子感兴趣。但父母反对,“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认为男方是外地人,在泉州又没有房子,以后往来不方便”。

  被逼相亲女:“急啥也不能急出嫁”

  “天天被老爸老妈逼婚是啥感受?我来告诉你,想去死啊!”2月8日,网友洛花在泉州一家论坛上发帖称,她为这事还跟老妈吵了一架。

  洛花称,母亲告诉她,有人介绍了一个男青年,30岁,单亲,家里比较穷,没房没车,打算6月份买房。“我跟母亲说,对方肯定也是老妈逼的,一般有点责任心的男人,事业还没有一点点基础的时候,肯定不会找女朋友,更不用说老婆。但老妈急啊,看她那架势,只要有男人要我就谢天谢地了。其实我就不理解了,姐姐我就这么差啊,就这么没人要啊?”

  洛花被逼无奈,就跟那个男生聊QQ,聊电话,明明不喜欢那个男的还应付着,他老是没话找话,跟他聊天真的是一种折磨。

  洛花认为,相亲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了,可怎么感觉变质了。婚姻好像变成了一种任务,完成了结婚这件事,就是完成了任务。其实,在她看来,缘分是强求不来的,急什么也不能急着出嫁呀?

  主动相亲男:“这把年纪了,没得挑”

  张敏(化名)曾报名参加东南早报主办的万人相亲大会。昨日,记者再次与张敏取得联系时,他带来了个好消息——他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子,虽然不是通过万人相亲大会,但我们同样祝福他。

  张敏来泉州工作十几年了,此前交过两任女朋友,种种原因,分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发现,自己想要找的女子无非就是有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人品端正。然而,他发现,自己认识的女孩子太少了,“一方面,我们单位男性居多,为数不多的那些单身女性,她们的首选是本地人;另一方面,因为工作较忙,没什么机会认识新的女孩子”。

  张敏说,自己有两三名年纪相仿的单身男同事,因为都是外地人,加之工作繁忙,婚姻大事都耽搁了。“也有人帮忙介绍。”张敏说,自己相亲相了有七八次,但总觉得没有合适的。在他看来,走上相亲这条路的女子,也是到了一定年纪,迫不得已才选择相亲,“好一点年轻一点的女孩,一般都不来相亲”。

  如今,正在与张敏交往的女子,是张敏通过网络认识的,也是外地人,两人已见过面。张敏觉得挺好的,性格好,相处得来,这就够了。“毕竟都这把年纪了,也没得挑。”

  公司组团相亲:“解除员工后顾之忧”

  相亲,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事。在大龄未婚员工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或公司也开展一些联谊活动,或者组织员工集体相亲。

  南艺(化名)在市区某政法机关上班,他们单位男性占了大多数。诸如银行、学校、医院这些女性员工较多的单位纷纷与他们单位接洽,组织未婚职员参加联谊晚会。但南艺看来,成功的并不多。“别看我们单位资源多,但大家条件较好,都很好找对象,很多都‘有主’了。”

  今年年初,早报主办、在东湖公园举行的万人相亲大会也有多家企业组团参加。其中,晋江两家工厂各派出20多名员工组团参加,其中一家公司女员工多在营销部门,男性多为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的看不中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经理苏先生干脆组团参加这场相亲大会。另一家鞋厂的人事经理罗先生说:“组织员工集体相亲,可以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也体现公司的人文关怀。”罗先生说,他们公司一名20多岁的女孩与另一家公司的员工成功牵手。

  此外,本月初,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分局新浪官方微博“平安武侯”推出了“解救单身警察计划”,公布五位需要“脱单”的男警察资料和照片,引得无数女粉丝慕名前往关注。一时间,网上掀起解救单身“××”热潮。

  【观点】

  摒弃世俗观“剩下”未必不可

  心理专家刘富强认为,“剩男”“剩女”的出现,未必是坏现象。人们应该转变观念,宽容地看待这个群体。

  在世俗的眼光中,总觉得“剩男”“剩女”很可怜,甚至对这一人群的称呼——“剩男剩女”,似乎也略带嘲讽。但刘富强认为,人存乎于世,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婚姻生活的,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个人的自由,比如:有家庭暴力的人,他就不适合婚姻生活;有遗传性疾病的人,也不太适合结婚……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的存在方式,有的人把毕生都献给了事业,他只热爱事业,其他一切都无法提起他的兴趣,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幸福,把精力献给事业很开心,那么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呢?

  【建议】

  恋爱择偶要放平心态

  现在“剩下”的其实就是两种人,条件不太好的和条件太好的。条件太好的其实占了“剩男剩女”中的多数,而且,这其中“剩女”居多,许多过了30岁的“剩女”们,都有很高的学历,条件都很好,所以,在选择爱人时自我的期望值很高,精神上的需求也很高,她们一般都比较挑剔,希望找到成功男士。

  但与此矛盾的是,许多“成功男”都比较忙碌,他们在选择对象时,又都希望找到“贤妻良母”型的,不希望找条件太好的“成功女”。也因此,条件好的“剩女”和“剩男”形成了对立,也就成了他们“剩下”的理由。

  专家为此建议,“剩男剩女”们在选择爱人时,要量力而行,条件不要超过自身所能承载的范围,放平心态,才能找到最终的有缘人。

  真正的救星是自己

  有的单身男女经历过爱情失败,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今生今世都与爱情无缘了,有的人甚至觉得自己在婚姻中没有市场,紧闭心扉,不再轻易向异性开启,有的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于是干脆选择放弃,就这样孤独一辈子。事实上,在择偶问题上,真正的“救星”是自己,应主动地参加各类社交活动,扩大交际面,放下顾虑,展现最优秀的一面,给自己创造机会,也给别人机会。(东南早报)

【 作者:张志刚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