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网络安全面临挑战 全球网络主导权争夺烽烟骤起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9 07:52: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网络空间主导权争夺加剧

  随着各国对网络战的重视,相应的网络空间主导权也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2011年11月1日国际网络大会在伦敦开幕,80个国家的高级代表与会,这是迄今最大规模的网络安全会议。

  此次大会成为欧美俄等大国激烈角逐网络安全主导权的舞台。会上,俄代表团力促通过联合国框架内的互联网行为准则,并力推俄安全会议与外交部联合拟定的《信息安全构想》。但美英等国却千方百计地予以阻挠。

  伦敦网络大会是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在当年2月份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出倡议的。他认为,来自网络的威胁正变得愈加危险和尖锐,如果听任虚拟空间的自由发展,重大冲突将不可避免。他呼吁制订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守的网络行为准则。

  从80个国家的高级代表与会这一事实可以看出各国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会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作了主旨发言,而部分欧美国家首脑和互联网企业巨头也悉数到场。

  莫斯科起初对英国的倡议冷淡看待,但最终决定不漠视英国的倡议,并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法———率先公布自己的网络行为准则和安全构想。

  2011年9月,俄罗斯、中国、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驻联合国代表在第66届联大上提出确保国际信息安全的行为准则草案。这份文件呼吁与“散布旨在宣扬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极端主义或破坏其他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信息”作斗争。

  之后,52个国家的情报与强力机构首脑聚集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俄安全会议和外交部联合起草的《联合国确保国际信息安全公约草案》提交会议讨论。这份18页的文件禁止把网络用于军事目的或颠覆他国政权,但仍为各国政府保留了很大的在国家局域网内的行动自由。

  俄外交部消息人士说:“我们首先开火,实际上已从西方手中抢过了主导权。全世界只讨论我们的准则,英国人不得不修改大会议题。”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詹姆斯·刘易斯承认:“大会议题被俄扰乱了。因此主要任务是阻止它们的建议获得通过。”他说,美国及其伙伴计划在讨论准则汇编时首先集中于打击网络犯罪、侵犯著作权和黑客行为,并认为这些领域的主要威胁来自俄罗斯和中国。

  不过,大会主办方在会议期间也采取了对俄罗斯的反措施:在所有会议单元中,唯有“国际安全”这一单元不对外开放。据知情人士称,闭门讨论异常激烈。

  希拉里的创新顾问阿列克·罗斯还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美国坚决反对“任何人阻挠普通用户互相自由交流”,即便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

  在本次大会前后,美国白宫网站还陆续公布了“国家信息安全综合倡议”。12条具体倡议强调了如何强化对风险管理,在联邦政府信息基础设施内安置反情报搜集的系统,定义和发展持续的威慑战略与项目,林林总总的倡议中,安全名义笼罩之下的强化管理取向,一览无遗。此等战略,一如埃里森·鲍威尔(A lisonPow ell)在其博客题目中指出的:希拉里(卡梅伦)悖论在于在国外要求信息自由流动,在国内进行压制。显然,如果真的希望治理全球网络空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行为体从网络空间的发展中获益,那么首先需要克制、调整乃至放弃的是基于国家中心主义的短视、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傲慢以及被追逐剩余价值所驱动的贪婪。就这点来看,一切才刚刚开始。

【 作者:赵婕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