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竣工的上海保障性住房依水园小区。 新华社记者 凡军 摄
建成房子,只是保障房“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有做好保障房的建后管理,才能真正让保障对象“搬得进、住得起、管得好、退得出”。
保障房的建后管理,主要包括准入退出和社区的管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轻松的工作。怎样真正做到公平分配?怎样让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退出?保障房小区日后会不会变成脏乱差的贫民窟?
阳光分配,制度如何保障
公平分配是保障房管理的第一步,做不到公平分配,保障房就有可能变成有钱有势人的寻租乐园。
要做到公平,需要有严格的程序和制度。制度和程序越细致、越透明,实现公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为了保证公平,吉林省吉林市将廉租房的分配程序分成两个阶段,力求两个阶段都做到公开透明。
第一阶段是申请审核。在申请家庭资格审查过程中,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程序,即经过街道、区、市三级审核。社区在户口所在地、市保障部门在媒体和政府网站两级公示。
第二阶段是抽签选房。采取两轮抽签一轮选房,第一轮以街道为单位,由各街道派代表抽取街道顺序号,第二轮由街道组织申请人按所抽取的街道顺序号抽取自己的选房顺序号,第三轮再按照选房顺序号依次上台选取房源。
各地基本上都建立了这种“三级审核、两级公示”的保障房准入审核制度,在实际摇号配租过程中,大多采取全程电视直播,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申请者代表、承租户代表等到现场进行监督公证,摇号配租结果再次在媒体上公示。
制度之外,还需要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立,为保障房申请审核提供了便利,也增强了审核的可靠性。
重庆市建立了房管、公安、社保、工商等部门联网的公租房管理系统,以方便信息的审核与公示。只要在系统上输入一户申请家庭的身份信息,不仅能查到其住房情况,收入纳税情况、有没有汽车、有没有自己的企业和生意等信息,也一目了然。为判断这个家庭是否符合申请资格带来了巨大便利。
依靠制度与系统,重庆市已累计取消了666户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的分配资格。
事实上,无论是制度还是技术,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对家庭收入的认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结果,现在发达国家对家庭收入认定的准确率也只有85%左右。
“江苏省现在审核的准确率接近80%,但仍然离老百姓的要求有差距。”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彭向峰告诉记者,虽然江苏省在保障房分配工作中一直努力探索,但目前仍然面对很多困难。一是低收入认定的过程中,体制不健全,没有法律依据,有些信息没法查。二是对低收入家庭的认定手段还比较落后。三是力量薄弱,基层工作部门面临严重的人员和机构不足问题。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