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银行暴利高过烟草堪比印钞机 收费项目7年增10倍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5 10:38:00   来源:广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而对于银行在频繁地增加手续费和佣金这一问题,这名工作人员称,以手续费及佣金为主的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国外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营业收入的40%至50%,而中国银行业的这一数据长期以来只占15%左右。手续费的增长表明我国的银行业已经向成功转型迈进了。

  正是传统的“吃利差”和新增加的“手续费”的双重驱动,形成了中国银行业的暴利。

  从12家上市银行去年上半年的年报来看,其盈利增速为34.2%,盈利4207亿元,占上市公司盈利总量的“半壁江山”。其中,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1096亿元,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日赚6.05亿元,被戏称为“印钞机”;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实现净利润929.53亿元,同比增长31.33%;农业银行净利润666.79亿元,位居第三;中国银行净利润665.13亿元,位居第四。

  银行垄断地位造成暴利

  目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银行业利润激增源于垄断,其金融意义上的技术含量甚为微弱。一名消费者更是对此痛批,中国银行业所谓的转型背后,是对消费者“强取豪夺”技术含量的与日俱增。

  “银行暴利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垄断地位。”刘俊海说。正是由于金融改革还没有达到充分竞争的程度,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地位不平等,而由此造成的市场竞争的不充分,使得一方面银行拥有绝对的定价权,另一方面消费者难以维护自身的权益。

  针对银行垄断的批评,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陈佐夫曾经反驳称,中国银行业不存在垄断现象。他认为,“银行业除了四大银行以外,还有几十家股份制银行,上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还有一大批外资银行。你可以选择任何一家银行,一点问题都没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则将中国银行业的垄断称之为“相对性垄断”。“首先,我国的银行市场准入并没有完全放开,银行业不是说谁想开就能开的,牌照并没有放开,准入门槛非常高;其次,几大国有银行在市场上占的比例非常高,达到70%、80%,而且几大国有银行在调整银行收费价格的时候,相互之间一沟通,消费者只能是被绑架,只能接受被动服务,因为这几大国有银行占有的市场范围太大了。”

  “这里的银行至少有上千家。”身处美国的刘俊海建议,应该适时地依法对银行业进行反垄断审查了。“我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反垄断法,监管部门如发改委、银监会等,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依据反垄断法对一些银行及其商业行为进行审查。”(记者杜晓)

【 作者:王安宁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