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还是沾染功利?——北京“和谐家庭”评选标准引发热议
在北京,沿用半个多世纪的“五好家庭”称谓,已经悄然更名为“和谐家庭”。由此衍生而出的家庭和谐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引发了社会关注,特别是“家有藏书量300册以上”“经常有旅游、聚餐、购物”等标准,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所在。针对种种疑问,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调查。
质疑:“时髦”标准或与经济实力挂钩
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全国妇联倡导并发起了“争创五好家庭”活动。1982年的标准是:政治思想好、生产工作好;家庭和睦、尊敬老人好;教育子女、计划生育好;移风易俗、勤俭持家好;邻里团结、文明礼貌好。
1996年,“五好家庭”更名为“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为: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这一标准一直沿用到2009年。
北京“五好文明家庭”于五年前改称“和谐家庭”,评价指标体系分成了城区版和郊区版,其中既有多用手绢和抹布、字纸尽量两面使用,家庭人均每月用水量不超过8吨,尽量减少开关冰箱的次数及合理设定空调的温度”等要求,还有“经常有旅游、聚餐、购物,家有藏书量在300册以上、订阅报刊不少于1份”等内容。
对于一些指标,不少人认为具有与经济挂钩的嫌疑,与家庭是否和谐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家庭成员经常上网,或许是在刷夜打游戏呢?还有很多低保家庭,没有更多的钱旅游、聚餐,家里也其乐融融的。网友“寂寞小芋艿”则说:”钱钟书老先生博古通今,但他的藏书还不到100本,而他读过的书何止上千本。藏书多少不一定就能说明文化水平的高低。”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