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风帆劲 活力郑州启新程
惠济区政务服务中心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王秀清 图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2022年底,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省政府验收并全部挂牌运行;原有44家市管企业重组优化为9家龙头企业集团,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1万亿元;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304项、“即来即办”1028项、“3个工作日办结”504项……这些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的变化,正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在郑州实践的生动注脚。
创新配套更为完善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今年初,一场以“南北东西、焕然一新”为主题的超聚变2023新品发布会举行。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重磅发布了3款算力新品,为各领域各行业提供了新一代高效、智能、可靠的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服务产品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超聚变在龙子湖智慧岛布局总部及研发中心。去年,超聚变的北龙湖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项目开工,成为超聚变发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除了超聚变,郑州各类创新主体强势集聚。去年全年,郑州新组建1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46个重点实验室,目前国家级研发平台累计达到58家,高新技术后备企业2318家。中原科技城建设如火如荼,37位顶尖专家、182人科研团队入驻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理事会组建完成,“淮河(河南)科技研究中心”“海河(河南)科技研究中心”“南水北调工程(河南)科技研究中心”正式设立。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郑州市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依托郑州大学设立了“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发力。开展“免证办”“即来即办”和“3个工作日办结”事项清单梳理工作,已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304项、“即来即办”1028项、“3个工作日办结”504项,21项涉企经营告知承诺事项已按要求实施“告知承诺制”。
内陆开放高地逐渐成型,推进自贸区、自创区“双自”联动,RCEP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四条丝路”协同发力,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成功运营。国企统筹管理不断强化,市属企业公司改组全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扎实推进,出台《郑州市市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国有资本监督。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惠济区长兴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有诉即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王阳 图
聚焦群众关切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现在办增量房差额退税,只需登录‘郑好办’刷脸就能办理,无须本人再拿着各种材料到窗口办了,非常快捷。”“我们家刚装过燃气自闭阀,之前登录‘郑好办’,一键办理,非常方便……”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 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郑好办”优化上线了多项惠企便民事项,如“增量房差额退税”事项、“供水合同签订”事项、“青年人才服务专区”、“管道天然气安全装置加装”功能等,让更多企业群众享受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红利。
持续深化改革,就是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去年以来,我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让孩子开心上学,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全面促进“双提”“双改”“双考”“双评”提升;新成立教育集团9个,参与集团化办学学校增加55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安心养老,养老服务“五个一”建设加快推进,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1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19个。深入推进“五医联动”改革,让群众舒心看病,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医保公共服务平台,6县(市)医共体建设顺利通过省级督导验收,市域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聚焦协调推进城乡建设,我市扎实推进县域三项改革,县域放权赋能改革成效显著,6县(市)累计使用省级下放权限办理相关业务127138件,56项市级下放权限清单纳入第二批放权目录。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市16个开发区管理机构均已印发“三定”规定并完成运营公司组建。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340家,国家级示范社21家,省级示范社47家,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近500家,益农信息社1604个。
强化党建引领
治理能力大大提高
党建筑基网格化基层治理取得扎实成效。全市线下已初步实现了市域一体、直达网格的指挥调度功能。线上“人、情、地、事、物、组织”六要素数据库基本建成,网格电子地图实现全域覆盖,第一批试点县区智慧平台建成运行。“1+N+E”智慧监督模式全面推广,市本级“1+N+E”智慧监督平台覆盖监督单位127个、监督对象21403人,各开发区、区县(市)智慧监督平台建设正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三零”平安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健全落实“1+3+15”组织架构,推行蓝黄橙红4色管理。
金水区大石桥街道:探索社保“互联网+” 推动便民服务“少跑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