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力推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中原网讯(记者王书领通讯员刘象乾赵丹沈磊)为发展献计,共谋美好未来。7月14日,新郑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部分驻地高校及辖区重点企业开展了一场校地战略合作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积极发言,谈想法、提建议,畅所欲言……
作为全省高校数量最多(23所)的县级市,在新郑的高校学生人数近30万,每年高校毕业生近8万;作为河南县域经济“领头羊”,新郑拥有众多全国一流企业,有很多就业创业的空间。如何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如何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这场交流会,新郑市高度重视。马志峰、马宏伟、王俊杰、黄卫东等新郑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全部参加。这场交流会,驻新郑高校踊跃参加,河南工程学院、中原工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郑州经贸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等部分驻地高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悉来参加。这场交流会,新郑域内企业积极响应,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锐杰微科技(郑州)有限公司、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瑞泰耐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梅久实业有限公司、亿万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辖区部分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
会上,新郑市有关领导、部分驻地高校和辖区重点企业负责人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省教育科技创新大会暨人才工作会议、郑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新郑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新郑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和《关于深化校地合作助推新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这些关乎新郑市、驻地高校和辖区企业的人才政策,新郑市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办”,务实重效、开门决策,和驻地高校、企业共同研究,其过程就体现人才政策的开放性,目的就是为了有用、适用、管用。
直面问题找不足,畅所欲言促发展。交流会上,驻地高校、辖区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了深度的交流发言。
河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湘玉表示,多年来,新郑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驻地高校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现有博士生已达500余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联谊、多交流,把学校的优势资源有效转化成支持新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中原工学院副校长黄健在发言中表示,近三年来,学校共选派8名优秀年轻博士到新郑市机关事业单位挂职历练,涵盖城建规划、金融事业、环境治理和“三主三新”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领域,在下步工作中,还愿继续加强校地合作,为新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济济多士,大业乃成。一方是驻地高校的诚意满满,一方是辖区企业热切期盼,这场在郑韩大地上高校和企业优势资源对接的“双向奔赴”注定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表示,通过和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好想你公司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就地就近就便的人才引进,实现人才兴业、人才兴企、人才强企,助推新郑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新郑始终坚持党管人才,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战略位置,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持续增强青年人才储备力度,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建立了校地合作例会、协同创新、协同育人、联合引才用才、资源共享、合作激励等六大机制,不断拓宽校地合作领域。
交流会上,各方一致同意建立“一会两办”校地合作例会机制、建立校地创新同盟,推动校地协同创新。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推行校地协同育人。建立校地联盟化岗位资源开拓机制,搭建就业平台。完善双创载体建设,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力度。盘活高校人才资源,打造高校人才智库。完善双向挂职机制,促进校地人才共享交流。联合举办大型赛会,打造校地合作品牌活动。完善校地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突出政治引领,强化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决定着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新郑,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已成为各级共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表示,新郑市将继续坚持尚贤爱才,不断完善城市配套保障,切实解决好人才医疗保健、安居住房、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关键需求,着力把新郑打造成为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郑韩大地,为新郑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 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 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