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郑州楼市发展趋势:压低房价保护刚需

2013-09-04 14:47:00 来源: 大河网 
字号  

  中国地产大河论坛第四届年会·嘉宾演讲

  郑州房地产市场目前发展趋势如何?郑州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下一步怎么办?下一步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郑州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这些问题,郑州市房管局局长王万鹏,在中国地产大河论坛上都一一进行了解答。

  1~7月郑州楼市供销两旺

  王万鹏指出,前七个月,郑州市房地产市场应该说和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行业投资环境好转,市场成交量攀升,呈现供销两旺的态势,1-7月份,郑州房地产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全市开发投资稳步增长,全市前7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9.5,同期增速7.7%,这个增速较全省为4.6%,增速较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高了5.9个百分点。占全省房地产业投资的39%,应该说郑州房地产投资这方面在全省站位比较高。

  2.商品房供销两旺,从1月到7月份商品房投放面积111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68%,其中市区的商品房投放面积722.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23%,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00.93万平方米。同时,刚刚出炉的8月份数据表明,销售面积继续处在高位水平,按照这个趋势,今年郑州市商品房的销售有望超过2010年最高记录。

  3.商品住房的供求关系偏紧。出现了一个短暂性的供需关系紧张,1到7月份全市商品住房的投放面积742.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8.36%,其中市区的投放面积444.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3.18%,全市商品住房的投放增幅低于全市商品房的投放增幅,而市区的商品住房的投放量同比出现了负增长。

  4.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较快。数据表明,1到7月份全市商品住宅包括县区在内,7月份价格和1月份价格相比每平方米增长了340元,市区商品住房价格7月份比1月份每平方米增加了780元,这个数字基本上和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是相同的,所以商品住宅的价格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未来郑州房价上涨压力仍较大

  王万鹏分析认为,当前我市房地产市场房价过快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其原因应该说有五个方面。首先是由于2012年同期基础较低,因为去年同期多数开发企业就像秦主任讲的在上半年采取打折促销、以价换量,商品住房同比价格下降,导致今年前几个月商品住房增幅较大。二是房屋建设成本上涨,在售房产项目用地多为2010年、2011年取得的土地,土地成本较高,再加上建安成本不断提高,导致这些项目入住之后房价较高。三是房产销售形势较好,开发商降价意愿降低。四是品牌企业房企对房价产生拉动效应,随着近两年一批外来知名的开发企业入郑,在房地产项目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对周边的物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五是看涨预期的增强,使得购房者集中入市,需求旺盛也成为房价走高的推动力。

  保护刚性需求,压缩投资性需求

  王万鹏表示,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下一步政府将采取的措施,就是进一步要保护群众购房者的刚性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一块不管出台什么样的政策,不会损伤群众住房的刚性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压缩投资性购房的空间。

  关于未来政府的政策措施如何实现,王万鹏透露会从以下五大方面来稳定房地产市场:

  一是促投放,出台鼓励政策和优惠条件,营造开发企业加大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宅项目开发力度。同时将中小套型普通住房项目纳入保障性住房行政审批的快速通道,定点审批、提高效率,实现早立项、早开工。

  二是征用地,年底以前要进一步加大住宅用地的供应量,使全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增长75%左右,用一个具体数字来说,就是说年内将推出不少于410公顷的住宅用地,主要解决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住宅用地。到2015年以前,商品住宅用地供应保证不低于10%的年均递增速度,并确保70%以上用于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三是限需求,要继续严格执行郑州市商品住房限制政策,根据郑州市的实际情况对政策进行局部调整,从严掌握限购条件,从严执行限购程序,从严核实住房资料,在保障刚性需求和改善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挤压投资性的空间,确保住房限购政策的严肃性。

  第四控房价,引导开发企业定价,并会同物价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一房一价。同时,通过建立商品住房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市场监测,及时查处擅自提高商品住房价格和超出备案住房价格销售的违规行为,对预售方案报价不高,擅自提高销售价格,且不接受政府相关部门指导的商品房项目,要约谈开发企业负责人,必要时暂不核发预售书。

  第五提预售,根据我市商品住房预售门槛较低的情况,提高非商品住房的预售门槛,稳步推进商品房预售政策的改革,这个是国五条提出的要求。普通商品住房出现了供应紧张情况,缓解普通商品住房的供求关系。同时,会切实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虚假信息、囤积房源以及纵容工作人员和雇用他人炒作房价的行为。

[作者:张慧鑫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