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丹(左)在“戏聚星期六”票友专场上表演。 李向阳 摄
梅派再传弟子、金陵甘家后人汪小丹为“戏聚星期六”献上了五年来首个票友专场,与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的演员们一起于8月30日、31日在少年宫剧场奉上梅派名剧《凤还巢》、《四郎探母》两出大戏。
甘家大院云集梨园名流
年过六旬的“南京梅兰芳京昆艺术研究会”会长汪小丹女士虽不是梨园中人,但京昆艺术对她来说却是家学渊源。金陵甘家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及潜心研习京昆艺术的江南望族,她的外祖父甘贡三是金陵曲家,父亲汪剑耘是梅兰芳先生入室弟子,甘家人祖辈居住的“甘家大院”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
甘家大院之所以出名,不仅在于建筑,更因为当时的梨园名流如梅兰芳、奚啸伯、童芷苓、言慧珠等常常出入甘家交流技艺。梅兰芳与甘家有着多年交往与深厚情意,常到甘家大院与汪小丹的外祖父甘贡三切磋京昆艺术,汪小丹的父亲汪剑耘拜在梅兰芳门下成为入室弟子,深得梅派真传。当汪小丹于2010年10月成立“南京梅兰芳京昆艺术研究会”时,梅葆玖欣然出任名誉会长,专程赶到南京为“研究会”揭牌,还率领其弟子胡文阁、魏海敏与汪小丹一道在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演出了梅派名剧《凤还巢》以示庆贺。
在甘家大院里诞生的“甘家票社”,也是京昆艺术爱好者的寻梦之地。上世纪20年代,当时的京昆名票、别号“红豆馆主”的爱新觉罗·溥侗就与甘贡三组织了“公余联欢社”,被称为“甘家票社”。上世纪30年代,甘家大院成立“新生社”,由甘贡三的第三子甘南轩任社长。汪小丹在甘家大院主持票社多年,每逢周末,古宅内琴音清越、笛声悠扬、同道毕至、俊彦云集。
母女三人同台唱戏
“我小的时候,常偷偷听大人们讲戏”,汪小丹在8月30日演出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当时‘红豆馆主’溥侗就住在我们家,梅先生、俞振飞他们来我家聚在一起就是切磋艺术,祖父不让我们学,但是我太喜欢了,就偷偷在他们门口听。他们的举止谈吐温文尔雅,所谓大家风范正是如此。”
虽然外祖父甘贡三热爱京昆艺术,但汪家后人无一加入梨园行成为正式演员,汪小丹解释说:“我们家老一辈的人认为,京昆艺术是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才能接受的,所以当我小时候很想走专业这条路时,外祖父总是回答我一句话‘你先读书,书读完了再说’。我现在明白了他的道理,这是‘敬畏心’。所以我也这样告诉我的两个女儿,要看重这门艺术,上台唱就要一板一眼,绝对不能敷衍。”
在8月30日的晚场表演中,汪小丹的两位女儿孔宣桥和孔嘉宜担纲开场戏演出了《樊江关》,分饰樊梨花与薛金莲。两个女儿都在深圳从商,都非常支持妈妈的京剧传承事业,两人曾冬天连夜从深圳开车赶回南京,只为妈妈一个电话叫她们去帮忙。这次是两个女儿第一次正式上台,而且还是挑战武戏,她们特意回南京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训练,练得浑身是伤,最后连合作的江苏京剧院的专业演员们也对她们竖起了大拇指。孔嘉宜说:“我们觉得深圳已经有这样的文化氛围,能够把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的生活方式融合在一起,像我们一样的深圳人,都是既喜欢交响乐,也喜欢京剧和昆曲。”
京昆艺术有很多潜在发烧友
“传承京昆艺术,是甘家后人的责任”,汪小丹无怨无悔地做了很多事。1988年她被举荐为南京昆曲社的社长,2004年,她在昆曲社的基础上创建了南京甘孜故居京昆文化艺术研习中心,担任社长,2010年成立“南京梅兰芳京昆艺术研究会”,担任会长。2011年,她被聘为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平时除了主持各个团体的工作,汪小丹还经常到大学校园、报社、电台和电视台进行艺术传播和业务辅导,每逢周末就是甘家票社活动的日子。可以说,她的生活就是以京昆艺术为中心。
在汪小丹看来,京昆艺术并非如少数人所言是“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相反在民间拥有广袤的土壤,有很多潜在的发烧友,所需要的只是让人们去了解、去认知。“其实我是个不擅长社交的人,但是为了将这门艺术延续下去,我也硬着头皮去做了。”(深圳商报记者 于雪 实习生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