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8月15日抗战老兵聚郑州 86岁老兵行了个久违的军礼

2013-08-15 07:53:02 来源: 大河网-大河报
字号  

  金 从军时的照片(金安现 供图)

  □记者 朱长振 实习生 崔文 文 首席记者 杜小伟 摄影

  核心提示 | 昨天一大早,一夜未眠的86岁抗战老兵金穿戴一新走出家门,这已不是他第一次上大河报,但这是他68年来首次重返曾经浴血奋战过的郑州。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人的一次非常之旅,今天,他将与另外20多名有着相同命运的抗战老兵相聚郑州。勿论当年番号异同,抗战老兵都用相同颜色的鲜血保卫过我们的国土,在今天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个非同寻常的日子里,大河报再次把重要版面,留给这些已经耄耋之年老人的这次特殊聚会,这也许是他们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聚会……

  60多年第一次出村,老人失眠了

  “父亲天不亮就起来了,

  这是他68年来第一次重回郑州”

  今天,是抗战胜利68周年,我们邀请金鑑来到郑州,这是他60年多来头一回走出村子,20多名身体条件相对较好的老兵都将齐聚郑州,共同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此次老兵联谊活动是由河南关爱老兵的志愿者们组织的,海之悦快捷酒店免费为老兵们提供食宿。得知要来郑州参加老兵联谊,老人激动得一夜没睡好。“父亲天不亮就起来了,这是他60多年来第一次重回郑州”,昨日,金鑑的儿子金安现对大河报记者说。

  生于1927年的金鑑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河南老兵中年龄最小的,但也已86岁高龄。他是大河报去年12月采访的一位抗战老兵。15岁参军,参加过豫中会战、豫西会战、洛阳保卫战。1945年,18岁的金鑑随部队到了郑州,被分配到郑州清真寺乔家门,亲眼目睹日本投降。1947年,金鑑被保送到黄埔军校军官训练班16期学习步兵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到贺龙的18兵团训练学校学习9个月,后留校分配工作,然而又因其他原因要求以自遣身份回乡当了农民。

  虽然现在已年过八旬,但老人去年还在下地干活,这是他半辈子的生活轨迹。一头牛,是他和老伴唯一值钱的东西,但去年为了给90岁的瘫痪老伴看病抓药,他忍痛把牛卖了。去年年底,几经周折,他终于吃上了低保,每月72元钱,这是他和老伴现在唯一的收入。

  前些年,老人的大儿子病逝,在水泥厂打工的二儿子金安现要供养家里三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生活过得很艰难。由于曾是国军的身份,老人全家人常被同村人歧视,甚至有村里人拿砖头往他家院子里扔。

  金安现当年参军上学都受到影响,最后只能当了农民,现在在当地一家水泥厂打工。为此,金鑑一直很内疚。“前几年,我父亲很隆重地跟我道歉,说对不起我,影响了我的前途。”金安现心里五味杂陈,“但我不怨恨父亲,不是他的错。”

  金安现告诉大河报记者,这一次是父亲60多年来第一次离开村子,“受尽歧视,平时连家门都不敢出,更别提出村了。去年你们大河报来采访后,我父亲终于敢走出家门了,到村里转转,现在也会有村里人主动来打招呼,我父亲现在整个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作者:朱长振  编辑:袁连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