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少还累两年三次跳槽 住房只求一室一厨一卫
七成新生代农民工渴望成“新市民”
参加娱乐活动,只是“呆着”七成农民工没有旅过游
十几年前,大多数人提到“农民工”,总会冒出这样的形象:穿着洗得发白的军绿色衣服,扛着蛇皮袋,好奇又警惕地在陌生的城市里张望。但如今,不少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已经变了副形象——打扮越来越“潮”了,染黄的头发,时髦的墨镜,鲜艳的裙子,都让他们越来越与时代接轨。蛇皮袋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实用的拉杆箱。
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成“打工族”主力,他们没有父辈的恋乡情结,但也难得到城市认可;他们仍漂流不定,有的甚至在20年内,漂了15个城市。昨天,团市委发布了2012年的“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武汉七成新生代农民工只漂流没旅游。
【现状】
七成新生代农民工
渴望留在城市
武汉市农民工的总量约在220万左右,占武汉市常住人口的1/4-1/5之间,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已成为城市农民工队伍的主体力量。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月均工资为2144元,是武汉市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803元)的56.4%。
74.3%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有意愿留在城市的。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努力并试图在心理层面逐渐抛弃原有的乡土记忆和农村惯习,渴望能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渐渐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之中,渴望成为“新市民”。
钱少还累,两年三次跳槽
【调查】
住房只求一室一厨一卫
在“您觉得您跟普通市民在工作上存在的最主要的差距是什么”一项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钱拿得少”、“劳动强度大”、“‘五险一金’没办全”。
23岁的胡良是武汉一家新材料公司的工人,高中毕业后,便从河南驻马店老家来到武汉,目前在流水线做玻璃制品,应用于汽车、建筑片、防弹玻璃。他告诉记者,他每天要工作12小时,还要分白班和晚班,每个月的工资是2600元,每个月只能休息3到4天。“去年,我还是一名建筑工,今年年初,我跳槽了。”胡良说,“以前的工作太累了,我想抽出点时间充电都难,现在,我又寻了一个好东家,又准备跳了。”
调查报告中也体现出了这一点。报告中称,有69%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在多个城市打工,其中38.4%的是在2个城市打工,“1990年开始打工的一个农民工曾游离于15个城市”。多个城市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更大,仅有28.8%的农民工最长打工时间能超过5年。
据调查,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人均住房面积仅有13.6平方米,我们发现若以武汉市收入和住房困难的标准,即人均16平方米为参考,有64.1%的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在16平方米以下。其实,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理想居住条件的要求并不高,46.2%的被调查者认为“一室一厨一卫”就能基本满足他们的需求。
李江义今年25岁,咸宁人,在硚口太平洋附近的一家汽配店打工,帮车主们装导航、贴膜,每个月有提成,好的时候能拿到2800元左右。“住的是老板提供的单间,一个小房间里挤了5个人,”李江义说,“但已经很好了,老板并没有收我们房租。”今年2月,李江义回老家结了婚,回武汉后,没带媳妇来,“没地方住”。
参加娱乐活动,只是“呆着”
不宽裕的收入、不高的文化水平、拥挤的居住条件、高强度的劳动等使新生代农民工处于与城市文化的某种隔膜中,形成一种文化生活的“孤岛化”现象。
从娱乐的方式来看,看电视、逛街、听流行歌曲是新生代农民工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时间分布上,农民工虽然也参与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但在相当多的时间里,他们是“呆着,什么也不干”的。
七成农民工没有旅过游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开支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市民化倾向,平均消费水平要高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大部分没有家庭经济的压力,多数是自己赚钱自己消费,但生活水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本次调查显示,至少近70%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没有旅游过。
【改变】
多种方式助推“华丽转身”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新生代农民工也可以参加团委的以下活动:
创业:团市委青年创业就业中心开辟了“外来务工人员专门窗口”,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提供免费的、全方位的劳动就业信息和相关指导服务。
文化:将吸纳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青年文化艺术节活动、青年交友活动等,引导其参与社会,构建健康心理。
记者梁爽 通讯员肖浩 余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