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尉氏产业聚集区 全力打造新型工业高地锻造希望之城

2013-04-26 12:19:38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集针织、染整、印花、制衣为一体的纺织业

    全力打造新型工业高地

    区位优势固然重要,但如何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在经过深入调研和冷静思考后,尉氏县委、县政府围绕区位优势,由单纯抓产业集聚转到抓产业升级,力争让产业转出效益,转出新貌。

    “我们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遵循规律、务实运作,产业由散到聚,链条由短到长,科技含量由低到高,曾经低效益、低产出的小工业变成了效益好、能耗少的大产业。”谈起如何优化经济结构,该县县委书记范付中思路异常清晰。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形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和现代电子三大主导产业。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6家,实现利润72.9亿元,增长18.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18家,超10亿元企业达到1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0亿元,增长21.5%。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产业集聚区当仁不让地成为尉氏工业发展新“高地”。

    尉氏县产业集聚区位于该县城区西南部,辖16个行政村,是我省首批确立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被命名为河南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该集聚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15平方公里。围绕“四转一集”总体要求,该县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功能日益完善,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产城融合良性互动。目前,集聚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5家,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3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多亿元,实现利税20多亿元。企业厂房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其中多层标准化厂房85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达5.6万人。

    记者在该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管理管委会一楼看到,一张巨大的产业集聚区规划图被张贴在醒目位置。按照“三带、三区、三组团”规划思路,“三带”分别是西三干渠景观带、刘麦河景观带、康沟河景观带;“三区”分别是东部配套生产生活区、中部配套生产生活区、西部配套生产生活区;“三组团”分别是东部纺织工业组团、中部农副产品工业组团、西部综合工业组团。

    这张规划图清晰反映出其主导产业和产城融合思路。该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党委书记李大红告诉记者,以福甬服装为龙头,该区引进服装加工企业25家,形成了针织、染整、印花和制衣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集聚区内纺织企业生产规模已达60万锭,年产棉纱9万吨,针织面料3万吨,针织服装6000万件,实现年产值108亿元。

    除了纺织服装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也蓬勃兴起,雏鹰农牧、中原皓月等1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势入驻,养殖规模、屠宰能力和熟食加工层次得到巨大提升;现代电子产业异军突起,富润、富盛、正茂精密印刷等富士康配套企业争相涌入,巴拉斯光电、申福电子、凯乐实业等大个头项目强势跟进。

    目前,该县工业企业中已有7种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9种产品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3种产品获国家、省著名商标称号,其中“耐驰”牌获中国驰名商标。

[作者:  编辑:袁连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