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栾川人”
一看考古部门没有大的动静,当地百姓去年又开始挖洞了。
栾川县文物管理所的李作献专门写报告,认为这里可能存在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希望进行抢救性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2年5月至9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栾川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孙家洞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顾雪军是洛阳市文物考古院史前研究室的助理馆员,近几年一直在栾川县搞考古发掘。很多人说他是“最幸运的”考古工作者。之前考古工作者对栾川县境内的蝙蝠洞、龙泉洞两次发掘,他都参与了,而且都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发掘孙家洞遗址,他成为当然的重要参与者。他还有这样的幸运吗?
顾雪军说:“我和史家珍院长第一次进洞时,洞内还没装电灯。我们是带着手电爬着进来的,曾经到过离洞口10多米的深处。”
俩人看了现场后,决定先挖掘离洞口较近的一块钙化严重的地块。顾雪军说:“对考古工作来说,选址非常重要,选错了,也许就会错失重大发现,甚至延缓重大发现。”
为什么要选离洞口较近的一块地方?如今,顾雪军回忆说:“当时更多的是直感,似乎感觉那块地方有东西。也有理性的思考,因洞内光线暗,古人类更容易聚集在洞口附近生活,也就更有可能发现古人类的遗迹。”
开始发掘后,工作人员用钻头将裹着化石的钙化泥土一块一块切割下来,运到山下堆放起来。3平方米的面,总共发掘了4米深。
顾雪军说:“化石被运回来时,多数都裹着泥土,看不清到底是什么动物。清理时,今天发现了这个动物的化石,明天发现了那个动物的化石。搞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最希望的就是有人的化石出现,大家都心照不宣,清理得格外认真。”
但是,命运就是这样捉弄人。已进入发掘计划时间的最后一个月了,大家期望的东西仍然没有出现,参与的人都有点失望。栾川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庞海娇说:“当时真有点失望,但感觉不能泄劲。因此,当局领导关心地问到底还能不能发现人类活动的遗迹时,我说一定能,一定要挖个‘栾川人’。”
顾雪军说:“不论有没有人类的东西,我们都计划在规定的9月底结束现场发掘。”
但幸运突然降临。2012年9月26日上午,栾川县文物管理所的职工张留在用锤子敲掉一块化石泥土后,发现敲出了一颗像人类牙齿的化石。他迅速给庞海娇打电话报告,庞海娇难以相信,说最好找个牙医鉴定一下。张留在到县城找到一个老牙医,老牙医看后说是人的牙齿。
随后几天,又陆续发现5颗人类牙齿化石。
栾川县发现6颗古人类牙齿化石,引起国内考古界的巨大震动。
赵凌霞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是国内古人类牙齿研究的权威。去年10月,她初步鉴定后,确认这6颗牙齿化石是古人类牙齿化石,有幼年和成年个体。她认为,从形态学来看,无论大小还是咬合面的形态,这6颗牙齿都具有比较原始的一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