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心城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基本形成,本市公共交通迎来新一轮变革发展机遇期。昨天,全市排堵保畅工作电视电话会透露,2013年北京交通工作剑指“拥堵”,地面公交网络面临“大调整”:将打造由“轨道交通+公交快线”构成的600公里以上公交快速通勤网,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公交出行比例力争实现46%,中心城交通指数控制在5.0左右(轻度拥堵)。
【地上】
打造“四专用、三放射、两环、一横”公交快线网络
本市“铺设”600公里以上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网络,将着力在“四专用、三放射、两环、一横”上下功夫,即提高四条大容量快速公交专用线路通行能力;借鉴京通路模式,建设京开高速、京藏高速放射线公交通勤走廊;根据道路、客流等条件分段施划公交专用道,推进三环路、四环路快速公交环线建设;将大容量公交车型向快速公交通勤线路倾斜,依托公交专用道和大容量公交车辆,建成长安街快速通勤线路。
更多的公交专用道将出现在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和常发拥堵路段。交通部门将加快设置公交优先通行信号,保障路权优先。公交站牌、手机、网络等载体,将实现动态到站情况预报。为方便驾车市民换乘公交,四环路外轨道交通站点和放射线公交专用道远端力争建成1万个车位以上的驻车换乘停车设施,吸引小客车在中心城外围换乘。
【地下】
22.8公里轨道交通新线开通
作为快速通勤网的骨骼,地铁网络今年将继续织密。14号线西段、8号线二期南段、10号线二期剩余区段、昌平线与8号线联络线22.8公里轨道交通新线开通试运营,轨道交通网络扩充到465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地铁将来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走廊。市交通委今年将提升轨道线路间换乘效率,借鉴国际大城市经验,逐步推进既有轨道线路与周边客流集中场所的连接通道建设,实现大客流地下快速疏散。年内,2处试点工程将启动,交通部门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轨道交通内推广。
同时,本市将降低线路满载率,增设地铁1、2号线等既有线路电扶梯设备,推进东直门枢纽城市值机系统建设。
【社区】
大幅增开“袖珍公交”、社区通勤快车
今年,本市将构建地面公交线网格局,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路80条以上。除服务快速公交通勤网络的线路外,新开线路原则不超过20公里,同时截短超长线路、削减重复线路、调整市郊线路。为连接“最后一公里”,将配置单机车和小型公交车,大幅增开连接社区和地铁、公交车站的“袖珍公交”线路。继续开行社区通勤快车,研究开通公交商务巴士,提供更为快捷、舒适的高端公交服务,吸引私家车主和商务人士选择出行。
【打车】
提前4小时可电话约出租
本市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保证高峰时段出车率,推广电话叫车服务模式,推行4小时预约承诺机制。完善机场、火车站常态运输和应急保障机制,组建出租车保点运输车队,在客流密集点增设一批出租汽车调度站和扬招点。完善联合执法机制,重拳治理拒载、议价等严重违法行为和“黑车”打击力度,及时处理反映出租汽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投诉,维护乘客利益。
【停车】
城六区新建4万个停车位
今年,本市将持续增加停车设施供给,在城六区新建4万个以上居住区停车位;在五棵松、南锣鼓巷、动物园等处建设停车楼,探索建设管理一体化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
一批既有停车资源有望盘活。本市将统筹使用社会停车资源,制定出台错时停车鼓励办法,实现新增错时停车位2万个;以核心区为试点,在居住区周边增加施划夜间临时占道停车位,满足居民夜间驻车需求。
本市还将创新停车管理模式,建立“一位一编号”的停车管理动态数据库,初步构建城六区停车网格化管理框架。推广停车自治管理模式,规范占道停车经营管理,完善准入退出机制,拓展停车电子收费和动态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建成一批停车示范街区。
【疏堵】
疏通120处老堵点
建成100公里城市次支路和微循环系统
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今年本市将“建成一批”,力争实现京新高速、京昆高速、梅市口西延、京周公路新线、大灰厂东路、广渠路二期、京良路、万寿路南延、马家堡西路南延等重点工程建成通车;全面完成“7·21”水毁设施恢复重建工程。“推进一批”,积极推进国道110二期、111二期等工程建设。“开工一批”,加快推进长安街西延、上庄路南延、环首都大外环公路和苹果园交通枢纽前期工作,实现年内开工建设。“储备一批”,提前做好新机场、丰台火车站配套交通设施和兴延路、姚家园路等项目储备力度,及时列入计划安排。
120处老堵点也将疏通。交通部门透露,今年疏堵工程主要位于快速通勤网上,包括100公里城市次支路和微循环系统。同时,一批自行车示范街区也将亮相,解决自行车道步行道连续性差、被占压和机非混行等问题。
【智能化】
升级交通指数发布系统
今年,本市还将在提高智能化水平上下功夫。一方面,完善综合交通监测调度指挥体系,推进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城六区分中心,实现与民航、铁路的协调联动,通过资源整合和扩展应用,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和信息服务。推进“排堵保畅”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升级交通指数发布系统,整合交通运行监测数据,服务交通运行分析决策。完成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工程建设,满足新建线路纳入网络化运营调度指挥需求。
另一方面,健全路网运行智能管理系统。继续扩建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拓展服务范围。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建设,年内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整合完善城市道路和公路信息系统,统一路网管理、设施养护和应急处置。做好物联网示范应用,为极端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提供有效服务,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同时,推进交通行业节能减排。
回眸
5年,公交出行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
为解决拥堵难题,最近5年,本市实施低票价等一系列措施,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数据显示,2012年公共(电)汽车日均客运量达1394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20.7%;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673万人次,增长276%,公交出行比例由五年前的34.4%上升至去年的44%,中心城交通指数由7.3下降到5.2,从中度拥堵变为轻度拥堵。
5年交通投资3300亿元
五年来,本市固定资产投资中交通投资占比达到13%,累计完成3300亿元。先后建成了4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等中心城线路和15号线、大兴线、房山线等新城线路,运营线路达到16条442公里,轨道网络格局初步形成,基本覆盖重要功能区、大型居住区、郊区新城等区域,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首选。
此外,蒲黄榆路、阜石路、西六环路、京承高速、四惠枢纽等重点交通设施建成,以及微循环道路建设加快,467项市区疏堵工程完成,使得设施承载能力稳步提高。
交通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极大增强了交通服务保障能力。现在,全市年客运量由2007年的58亿人次增长到2012年的88.5亿人次,营业性货物运输周转量由79亿吨公里增长到140亿吨公里。
两年净增小客车数量不及2010全年一半
2011年对小客车实施总量调控以来,本市净增小客车39万辆,不到2010年全年的一半,机动车快速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同时,由于实施错时上下班、机动车工作日区域尾号限行、早晚高峰时段禁止非本市客车进入五环路、全天禁止货车进入五环路内等措施,小客车总量控制成果不断巩固。五年中通过调整重点区域的停车收费价格,开展规范服务和秩序整治行动,多措并举增加居住区停车设施供给,“以静制动”也初见成效。市民出行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小客车出行比例连续两年下降。
2012年交通的“升”与“降”
车
机动车保有量
2012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20万辆,比2011年底净增21.6万辆,增幅为4.3%,其中私人小客车净增18万辆,增幅4.8%。
截止到2012年12月25日,全市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有1338451个有效编码,比2011年同期增加514786个。
城六区车位
2012年城六区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新增26271个。
路
轨道交通里程
2012年共有4条轨道交通新线顺利开通,开通车站45座,新增换乘站13个,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加69.8公里,总里程增至442公里,比2011年增长18.8%。
次干及支路里程
通行空间
2012年次干及支路里程虽增加0.5%,但由于路内停车数量增多,通行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次干路及支路通行空间压缩量同比增加5%—10%。
出行
六环内出行总量
2012年六环以内地区出行总量为3033万人次(不含步行),比2011年底增加了160万人次,增幅为5.6%。
客运总量
公共汽车运行速度
去年全市共完成客运量88.5亿人次,比2011年增长5%。其中,城市公交客运量(公共汽(电)车+轨道)达到76.2亿人次,同比增长5.4%。
但相较2011年,去年公共汽(电)车的运行速度有所下降,早晚高峰分别降低了6.2%和0.6%。
公交出行比例
小汽车出行比例
自行车出行比例
公交出行比例在连续11年攀升的基础上,去年再次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44%(其中轨道交通16.8%,公共汽(电)车27.2%)。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轨道交通出行持续攀升,在公共客运分担出行量中已占有38%的份额,显示出轨道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客运体系中的骨干地位已基本确立。
与此同时,小汽车出行比例则持续下降,从2011年的33%降至32.6%。对比保有量总量仍然处于增长趋势,小汽车出行比例的下降展现了停车价格调整等一系列需求管理措施正在见效。
在连年下滑后,自行车出行比例下降势头仍未见缓,2012年同比下降1.2%,提倡和建立绿色交通出行模式仍然任重道远。
高峰车速
拥堵时间
据测算,高峰时段路网负荷同比增加4.4%,路网实际承载能力也因此相应折减: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次干路及支路运行速度分别下降4%和4.7%,路网平均车速分别下降1.5%和2.1%。
这些都导致了拥堵加剧: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达到5.2,比2011年增长了8.3%,处于轻度拥堵等级。全日拥堵持续时间(包括严重和中度拥堵)较2011年同期增加了20分钟,达到1小时30分钟,其中严重拥堵和中度拥堵持续时间分别增加了10分钟。全年中度拥堵等级以上天数共61天,较2011年增加了21天。(记者 刘冕 王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