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谈雾霾治理系统“药方”

2013-02-20 20:44:10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能源利用作为防治PM2.5的重点领域

  问:为什么要将能源利用作为防治细颗粒物污染的重点领域?

  答: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多煤贫油少气”,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这种能源结构对保护环境极为不利。同时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节能具有很大潜力。

  电力供应以火力发电为主,燃煤电厂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均居各行业首位,钢铁、建材、工业窑炉等行业都是高耗能行业,也是排污大户。

  能源利用是防治细颗粒物污染的重点领域,征求意见稿重申我国将实行煤炭总量控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

  要优化能源利用方式,将能源消耗总量和单位产值能耗降下来,要优化能源结构,实行煤炭总量控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限制高污染燃料的使用。

  此外,在特大城市核心区域应实行能源无煤化,在大型城市核心区域淘汰燃煤设备,改用电能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限制高硫份高灰分煤炭的开采与使用,提高煤炭洗选比例,研究推广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减少煤炭燃烧造成的污染物排放。

  严格控制城市露天烧烤

  问:文件中提出了生活污染源治理的要求,出于什么考虑?普通公众在防治污染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答: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虽然环境污染是由各种污染源的排放造成的,但开启排污阀门的恰恰是社会需求这只无形的手。

  我们每个社会成员既是环境保护的受益者,又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更应该成为治理污染的积极参与者。日常生活中,本着“不以善小而不为”精神,从身边的小事、琐事做起。

  一是实行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摒弃奢侈、浪费、炫耀的消费习惯,选购环境友好型消费品,自觉抵制高能耗、高污染、浪费资源的产品,通过消费市场取向向生产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淘汰落后产品。

  二是形成有益于环境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保护公共环境、尊重他人环境权利的公序良俗。移风易俗,改良损害环境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抵制城市露天烧烤,实行低油烟、低污染、低能耗的饮食结构,减少焚烧香烛、祭品,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作者:刘琼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