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点评:反垄断处罚亮剑 茅台们请尊重市场

2013-02-20 09:19:00 来源: 西安晚报 
字号  

  在反垄断处罚亮剑之后,一向霸气十足的茅台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收回“限价令”。此前,茅台董事长袁仁国曾在经销商大会上,言辞强硬地要求经销商们不得擅自降价:团购价不得低于1400元/瓶,零售价不低于1519元/瓶。把白酒卖成奢侈品的茅台也要“限价”,既起因于此前的塑化剂风波对白酒行业造成打击,也因为禁酒令、遏制舌尖浪费等廉政新风,正在消融坚冰一块的高端白酒价格。

  酒业行情不好,逼得白酒中的老大也要“限价”,为自己设置一条防止价格崩盘的底线。但是,在平等竞争、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等市场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当下,任何试图凭借自身强势市场地位,锁定市场售价的行为,都注定受到法律的回击。

  或许,处罚金额只是上年度酒企销售额的1%,让很多人认为,“九牛一毛”的处罚并不能有效遏制和预防垄断行为。但此前茅台等高端白酒“逢节必涨”,发改委几次约谈变成空谈,让他们早已习惯了充满垄断强力、自说自话的定价方式。

  如今,市场状况时过境迁,法律禁令又拔剑出鞘,不管这种处罚能带来多大疼痛感,至少,面对市场和法律现实,茅台等高端酒业恐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醒地认识到,白酒价格水平仍然需要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任何充满行政强令色彩的垄断限价,都无法打败市场规律,也难以改变真实的市场价格,更绕不开法律。

  白酒本是用来喝的,之所以此前的茅台被卖成了奢侈品,远离百姓餐桌,其实就是因为,它已经不是简单的饮品,而是承载了太多社会意义的符号——社会关系运行、官场吃喝接待,都离不开这款高档奢侈的白酒。作为三公消费的主力品种,它的消费群体是那些对价格最不敏感的人群,它的销售常常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消费市场中,它的价格走向,显然不能用简单的供求理论去解释。

  如今,遏制“三公消费”的新风,吹走了茅台们的销售神话;反垄断法律利剑出鞘,也让他们意识到市场运行需以法制为底线。高端酒业如茅台者正在经历一场祛魅。就让市场的归市场,白酒的归白酒吧。

  尊重市场,尊重价格规律,尊重消费者,一个行业才可能找到自己最正确的位置。

  李妍

[作者:刘虹利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