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大火”暴露儿童救助短板
“旁听委员”给出 民间解决办法
钟倩:
公民慈善精神不断蔓延,应加大对民间慈善机构扶持
其实,无论是流浪儿童、父母病逝的残障人士、遭遇家庭变故的人,还是失独家庭,患有疑难杂症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他们都亟需得到社会的救济。但政府能力毕竟有限,或者说因各方面原因不符合政府部门救助条件,这些群体的生存与帮扶离不开民间慈善机构的助力。
如今,民间慈善机构、志愿团体林林总总,其队伍不断壮大,这不仅折射出公民权利意识的成长,更多的是公民慈善精神的蔓延。然而,如何使民间慈善机构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惠及更多的群体,政府部门需出台严格而详细的运作机制。钟倩认为,在准入门槛审核上不要有太高要求,管理与扶持上要与时俱进,为这些团体组织成长与壮大提供充足的营养。
与此同时,在场地设施、资金运作、帮扶情况等要进行定期公示。只有政府或者第三方监管要到位,这才是给奉献爱心的公众一个交代。
辛安:
纳入政府民生工作纲要,人员配备更加专业化
作为本次年龄最大的旁听代表,辛安不仅关注城市建设、交通治理等方面的问题,也对弱势群体有所关注。说起河南兰考被烧死的几名残疾流浪儿童,辛安感到很痛心。他说:“这样的悲剧发生的当今社会,实在不可思议。这说明政府对儿童福利机构的投入严重不足,正因为社会上缺失正规、条件好的儿童福利院,就算有些地方有福利院,师资也达不到,才导致诸多的孤残、流浪儿童涌向社会,被个人收养。但民间收养机构大多经费不足,条件差、管理不完善,存在诸多的隐患。”
辛安建议,政府应重视、关心弱势群体,加大福利机构建设的投入力度,让孤残、流浪儿童有条件优越、管理完善的生活场地,并将这项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作纲要。同时,在人员配备上,也应更加专业化,因为福利院不止是养育机构,也是教育机构。
另外,辛安说:“政府在做的同时,也不应排斥民间福利机构,而是要鼓励和引导他们向正常的方向发展,让孤残儿童无论是在公办福利院还是民办福利院,都能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
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了,昨天,我们的“旁听委员”们还在关注和探讨社会热点。说起最近发生的“兰考火灾”事件,“旁听委员”自然而然的聚集到儿童救助的话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