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郑东新区龙湖区域建设全面启动

2012-12-03 18:02:30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字号  


    10月18日上午,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宣布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蓄水,经过沉淀处理的黄河水随即开始注入龙湖,标志着郑东新区龙湖区域建设的全面启动。

    按照10年前的城市规划,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蓄水是郑东新区建设的点睛之笔。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龙湖区域由蓝图变为现实将成郑东新区建设的第二次战役。

    郑东新区规划占地面积150平方公里。2001年8月在时任河南省长李克强同志(2002年-2004年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的指示和亲自指挥下,开始面向国际征集规划方案。2003年1月20日,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奠基为标志,郑东新区拉开建设帷幕。目前,“大美渐成的郑东新区已具备:15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3500万平方米的房屋开发面积,280余公里的路网,1600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8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面积,5000余家企业,约80万人口入驻”。

    从郑东新区开建至今的10年期间,虽历经了郑州市四任市委书记和五位市长的领导变更,但李克强当年提出的“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一张蓝图绘到底”思想,却是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的原则。

    如今的郑东新区建设模式和建设过程,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城区建设的样板。截至目前,30 多个国家、30余个省市区、600余座城市、8000多批次、超过20万人到郑东新区参观考察,学习经验。且郑东新区建设以来,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并均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说,郑东新区体现了产城融合的新的思想理念。“郑东新区的建设,无论是战略部署还是战略的发展过程,对于郑州的发展,对于河南的转型,对于启迪全国的城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从郑东新区建设历程的缩影,来回顾我们国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这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郑东新区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它的样板和建设过程所体现出的示范作用到底表现在哪里?相关党政部门征得群众配合与支持,继而打败发展瓶颈之敌的战略和“兵法”又是什么呢?《中国产经新闻》走基层记者对此特做了深度调查采访,寄望能为各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第一回--择地篇:

    郑州发展务求带动中原 战略区位选中厚重“圃田”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孙子兵法·地形篇》

    “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对战略成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郑州为何要拉大城市框架?新区建设何以要选在郑州市区的东部呢?”对此疑问,河南省及郑州市的相关领导均作出了相应解释。

    打造核心板块势在必行 拉大城市框架须建新城

    “郑州之所以要拉大城市框架,其实是形势发展的需要。”郑东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福民称: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但就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而言,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巨大。以1998年为例,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为55%,中国为33.4%,且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大城市病”等诸多问题。而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的河南,1998年的城镇化率只有20.8%。如何实现河南的快速城镇化,并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借鉴,是当时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苦苦思索的一个重大问题,而问题的突破点就在省会城市郑州。

    “为什么要提出新区的规划建设?郑东新区是从哪来的?”河南省副省长赵建才(2003年6月至2011年3月相继任郑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书记、郑州市市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时任河南省长的李克强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可以说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也是源于当时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理念”。“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李克强同志进而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理念。这是河南的发展战略方针,也是中原经济区‘两个不牺牲’和‘三化’协调发展的初始战略性布局”。“李克强同志这种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确定了河南要深入地扩大开放,是把河南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放在和全国发达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大局中来考虑的”。

    “李克强同志当时很明确地提出,就是要让河南从发展方向上扭转,坚持三化协调,再一个就是要强化河南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否则我们会严重滞后。”赵建才副省长说:“中原城市群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给我们提出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增长和协调发展的大问题。既然是中原城市群需要发展区域经济,那么,就必然要有一个作为核心增长板块的中心城市,来带动和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样,就把正加快向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迈进的郑州市,推到了带动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突出位置。增强它的龙头和辐射作用也势在必行。”

    郑州市委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万至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至80%。而此时的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经专家考察论证,在旧城基础上改建新城没有可能性,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即:必须跳出老城建新城,老城互动新城发展。

    政协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陈义初(1997年3月至2003年1月任郑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告诉记者,2000年6月28日,时任河南省长的李克强在郑州市调研时指出:一定要增强郑州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全省城市化进程。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一定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郑州市首位度不够,主要是GDP占全省的比重不够。作为一个中心城市,城市的规模也不够”……

    “2000年的12月20日,李克强在向河南省委六届十一次会议作‘十五’建设说明时强调,要以推动郑州市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强力开发郑州的新区建设为重点,拓展城市框架,加快人口集聚,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在全省的首位度,增强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其区域强项及信息、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的作用。”陈义初说。

[作者: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