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东北抗联战将赵尚志:假装乞丐要饭与地下党接头

2012-11-15 16:49:00 来源: 生活报 
字号  

  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东侧的西十三道街上,临街商铺一家挨着一家,各色灯箱牌匾鳞次栉比。因紧邻新一百、金帝商业街,这里每天人声鼎沸,热闹喧嚣。走在街上,扑面而来的都是现代气息,但这种感觉到13—17号楼就戛然而止。

  11月7日,记者随同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张伟处长,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赵尚志养伤处”建筑前。这是一座老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一层中间有门洞,陈旧的外表与两边的店铺显得格格不入。看着褐色斑驳的墙体,谁能想到,这幢不起眼的建筑里曾住着一个轰动东北、威震敌胆的英雄人物——传奇将军赵尚志曾在此养伤半月,他也是从这里走向武装抗日战场的……

  1

  领导抗日武装

  意外遭受打击

  纵览东北抗联的战将名录,有一员与杨靖宇将军齐名的战将,他就是“南杨北赵”中的“北赵”赵尚志。赵尚志曾奋战在松花江畔的抗日疆场,最终把一腔热血洒在了这片黑土地上。日本侵略者曾感叹: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为了纪念赵尚志,在哈尔滨,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街道、公园和学校。这些年,随着相关电影、电视剧的推出,人们在了解这位传奇将领英雄事迹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其革命事业背后的艰辛。

  要介绍赵尚志养伤处,就一定要了解他为什么受伤。让我们回到81年前,从赵尚志第一次被开除党籍说起。1931年,中共满洲省委任命赵尚志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其后,在赵尚志一再要求下,中共满洲省委同意赵尚志秘密前往巴彦游击队工作。

  1932年末,巴彦游击队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这支抗日队伍攻占过巴彦县城,横扫过北大荒。不久,部队遭到大批日本关东军的包围合击,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之下,这支刚建立不久的抗日武装被打散。

  当时赵尚志是队伍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满洲省委在分析失败原因时,不恰当地把责任归咎于赵尚志身上,并错误地将其开除党籍。意外遭受严重打击,性格坚毅的赵尚志在给朋友的信中,不禁感叹:“风打麦波千层浪,雁送征人一段愁,披靡无数,被屏逐于千里之外。”尽管如此,赵尚志依然坚定地投身抗日战场。

  2

  变装化身乞丐 不幸身陷囹圄

  遭受打击的赵尚志,1933年初从巴彦游击队回到哈尔滨,准备向中共满洲省委汇报工作。但当时地下党组织都极为隐秘,苦于联络不到组织的赵尚志,被街边的一份报纸吸引了注意力。原来,报纸广告栏里有一个金伯阳约高庆有到“一毛钱饭店”会面的寻人启事。广告上的两个人,赵尚志很早就认识了,他们都是中共地下党员。于是,破译出暗语之后,赵尚志奔向“一毛钱饭店”。

  当时的赵尚志衣着褴褛,看上去像个乞丐。到了饭店,远远见到金伯阳,赵尚志假装乞丐要饭。就在两人接头时,金伯阳和赵尚志都突然发现尾随身后的特务和警察,原来报上登载的寻人启事被敌人看出了破绽。情急中,金伯阳挥手给了赵尚志一个耳光,骂了一句:“你个臭要饭的,滚开!”尽管如此,三人还是被狡猾的敌特逮捕。

  日伪警察对赵尚志进行了严刑拷打,但赵尚志一口咬定自己就是个要饭的,不认识那两个人。敌人见赵尚志模样寒酸,在反复审问几次,没有得到任何口供的情况下,便把他毒打了一番,将其释放。赵尚志原本在战斗中就受伤了,脚部还有弹片没取出来,眼睛也受了重伤,这下伤情更重了。

  3

  养伤大半个月 重返抗日疆场

  身受重伤的赵尚志为躲过敌特的跟踪,悄然找到当年在许公学校的同学于开泉的家。说到这里,读者应该明白了,这就是哈市道里区西十三道街13—17号小楼。

  赵尚志在这个并不宽敞却温馨的小屋里,开始了他为期半个月的养伤历程。当时的赵尚志身上多处受伤,左眼下方中弹,打伤神经,左眼失明,脚上还有一粒弹片没有取出来。因担心暴露,赵尚志不敢去医院,只能让于开泉买药回来,在家里养伤。养伤期间,赵尚志经常会出去,回来后的赵尚志经常很郁闷。一天,赵尚志突然说:“我赵尚志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遇到什么挫折,抗日救国的决心都不会改变。”在于开泉家里住了半个多月,伤病稍有好转后,赵尚志就坚持离开,要尽快奔赴杀敌战场。

  赵尚志离开于开泉的家,坚定地踏上于家旁边的新城大街(现尚志大街),直奔宾县,参加了义勇军孙朝阳的队伍。之后,才有了“马夫晋升参谋长”、“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的传奇故事。

  赵尚志养伤处是哈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贾英哲主任介绍,在登记时,普查组建议“对墙体进行加固与维修,申请市级保护建筑,并建纪念馆以开发其教育价值及更便于维护”。

  这座小楼,如今已是那段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从这座建筑中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英雄的气息。

  □文/摄 见习记者 孟飞雪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