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台演讲到手捧鲜花获得文明的士之星金杯奖荣誉,39岁的周和房始终满眼泪光。他说,这是他39年来最最幸福的时刻,因为他的行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昨日上午,由市文明办、市交通委主办,市客运管理处承办的郑州市出租汽车行业“首届文明的士之星”总决赛落下帷幕,来自郑州市通美出租汽车公司、39岁的的哥周和房从180名的哥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最高荣誉——“文明的士之星金杯奖”,奖品是一辆崭新的出租车。
总决赛中,他的演讲感动了不少人落泪,评委给出5个满分,这是什么样的一个的哥?他为何能夺得如此大奖?
孤儿“的哥”的人生信条:做个好人
周和房1973年出生于商丘一个农民家庭,自幼父母双亡,后来被新密市一位好心人收养。
“我的养父母都很朴实,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却爱帮人。”周和房说,受养父母的熏陶,他发誓要做个好人,对得起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得起身边的每一个人。
8年前,周和房在重庆打工。一天,当地媒体报道说,重庆市一个8岁孩子被继母打伤,十分可怜。他立即从住处赶到医院,把身上的几百元钱全留给了那个孩子,只留了坐车回家的1元钱。
2005年,周和房回到郑州,当了一名的哥。
2006年的一天,当周和房在报纸上看到年仅29岁的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干警何伟因公殉职,顿时泪如雨下。原来周和房曾经在重庆打过工,这位年轻的干警在他最危难的时候帮助过他。虽然他已经离开重庆,但早已经把帮他获得新生的重庆当成第二故乡,一股报恩的念头顿时涌上心头:重庆的好心人帮我渡过了难关,我要报恩。
他专程赶往重庆,在何伟烈士的追悼会上,他将自己打工挣来的3000元现金送给何伟的父母,并认何伟的父母为干爹和干妈,以尽孝道。
“国际范”的他与德国人交上朋友
出租车司机经常会遇到外地乘客,包括外国人。
周和房只有中学文化程度,却很好学,为了更好地服务乘客,他自学郑州历史知识和日常外语。“我觉得出租车司机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和名片。我学外语,学历史,都是为了在遇到外国游客时宣传咱郑州乃至河南的厚重文化。”周和房说,他偶尔学了几句德语,没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
2010年6月的一天早上,两名德国人在郑州火车站打车,由于多数的哥不懂德语,半天也搞不清楚两人想去哪儿。
这时,周和房恰巧开车来到火车站,经过反复交流,终于听懂了两名外国人的意思。德国客人高兴地坐上周和房的车。
途中,周和房与德国客人交流,其优质的服务深深感动了两人,双方互留联系方式。
周和房说,这两位德国朋友只要来郑州,就会直接给他发短信联系。
自己一双皮鞋穿5年,却资助大学生
因为不计成本,处处为乘客考虑,周和房开出租车挣的钱要远比同行少。
他说,实际上,他在郑州开了这么多年车,基本上就没攒什么钱。他不逛商场,不买衣服,一双皮鞋能穿5年,但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却从不吝啬。
为了爱心助学这件事儿,他甚至狠心戒了烟。无论是甘肃省舟曲发生的泥石流,还是郑州市大瑜出租车公司司机石磊被抢身受重伤,以及在公司组织各项爱心活动中,周和房都毫不犹豫尽自己的力量进行捐助。
“有一件事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坚持做下去的。”周和房说的这件事就是爱心助学的故事。原来,周和房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重庆当地许多大学生因家境贫寒而失去学业时,就决心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为此,他亲自去重庆选查,最终选择考上大学的伍婷婷为资助对象,每月都拿出300元寄给她。今年6月,一直受资助的伍婷婷学成毕业,她打电话给周和房,说要报答周和房叔叔。周和房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立即决定给她500元现金以给她做参加工作的路费,并表示:“我资助你,并不是贪图你的报答,而是让你学业有成时回报社会,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家在新密袁庄乡姜沟村的姚春霞是个苦命的孩子,自幼失去父母被养父收养。2007年养父也去世了,邻居叔婶将她收养,但因家中原本负担较重,已无法再承担考上大学的姚春霞的生活费用。周和房得到这个消息后,专门驱车到新密看望她。周和房对姚春霞说:“你的经历和我太像了,以后你要专心学习,生活费就由我来负责,自己虽然挣得不多,但一定会供到你大学毕业。以后每月我会按时给你卡里打钱的。”
他说:“总有人说我傻,但是他们不知道我心里多么幸福和快乐。”
住了7年小黑屋,没有见过一天阳光
“我2005年来郑州开出租,幸运地遇到了现在的车主,他从质疑我到同情我再到帮助我,如今我们俩成了最亲的朋友。”
周和房说,2006年自己去重庆时因为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捐了,连回家的车票都买不了,他给车主打电话求救。“他二话不说给我寄了800元,到现在都不让我还,说这点钱跟我捐出去的钱相比啥都不算。”
车主常常说他太傻,困难的人多着呢,咋能帮得完。怎么不赶紧攒钱在郑州买套房子把家人接过来。周和房却说,房子老家有,有住的就行了,买那么多房干啥,一套房子能让多少上不起学的人完成学业,能让多少吃不起饭的人解决温饱呢。
周和房现在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记者发现,他其实生活得很艰苦。
他现在住的房子在张魏寨,他和车主合租的,整日不朝阳,一室一厅,车主留下了卧室偶尔来郑州时住住,他则住在10平方米的客厅。
而这一住就是7年。
“衣服没有晒过,都是晾干的,冬天墙上潮气很重,常发霉。”
养父的医生受感动帮他做媒找到媳妇
让自己想家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妻子,一个是儿子。
说起跟妻子的婚姻,周和房很感慨:“妻子是护士,我俩的媒人是她的领导,现在媒人已经调到西安一家大医院去了,但是我们还常常通电话。”
原来,周和房的养父在世时,就住在妻子现在的医院——新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当时,父亲的主治医生就是他们的媒人。
“媒人后来说,是因为看我对俺父亲太孝顺而感动,才决定要给我找个好媳妇。”好人有好报,周和房始终相信这一点。
2003年,妻子刘丽娟和自己结婚了,同年就有了儿子。
因为在郑州开车,夫妻俩经常两地分居,有时半个月才能见上一面。
“我老丈人去世后,丈母娘改嫁了,新密老家就剩下她娘俩,她生活得很辛苦。”
也许是自己的性格影响到了妻子,她常常遇到看不起病的人就会自掏腰包,也因为这样脚踏实地乐于助人,她现在已经成了护士长。 (记者 李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