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曝,深圳一对夫妇因欠医院12万元治疗费,无钱结清,生下的双胞胎孩子被医院扣了两个月,夫妇俩至今还没抱过孩子。院方表示,也希望家属能将孩子接走,到权威医院继续治疗,但医院也有苦衷。(8月22日《新快报》)
新生儿刚出生,就跟父母“空间隔离”,甚至来不及抱一下。这般亲情割裂,让人备感酸楚。家人分离的悲情“密码”,竟在于治疗费的拖欠。
父母急着见孩子,医院却“扣婴催款”,伦理默契的破裂,根源系于那笔治疗费。对这对夫妇而言,12万无疑是“天文数字”:他们打工的月薪之和才3000元,即便想方设法筹款,也无力偿还。为此,他们提议“攒钱分期还款”,可也遭否决。
在此情境下,院方的强势姿态、莽撞做法,成了舆论靶子。将新生儿扣留,当做催款“筹码”,显然不够人性。新生儿也有起码的人身自由,不应轻易剥夺,以“私刑”方式将其羁留,不合法;阻挠家人团聚,不合情。连“抱孩子”的底线性要求都不肯满足,还拒绝夫妇“先领回孩子,攒钱再还”的请求,未免不近人情。
可医院也自有苦衷:扣下婴儿催款并非冷漠,而是无奈之举,以前曾有人找借口逃费。细想来,这话挺中肯:医院终究不是慈善机构,医疗护理也要成本,需要有人埋单。这跟“利欲熏心”没关系:医疗的公益性、廉价性,并非建立在医院无偿治病的基础上;它也未必是没爱心,事实上,该医院的表现也有人性一面:没因该夫妇交不起钱,就拒绝医疗。
医院担心逃费,家属又无钱可缴,利益裂缝该怎么弥合?想必不少人会将话锋转向“保障缺失”和“看病贵”。的确,若非“大病救助”等保障机制的亏空,许多人或能免于“因病致穷”。正因公共救济的缺位,才会衍生“剖腹自医”式的悲催。而“看病贵”,也是很多患者的心结。
保障完善、看病难的纾解,固然是好;但无可否认的是,它终究是渐进式的。对扣婴纠纷的化解,犹如“救不了近火的远水”。寄望于制度层面的速成修复,不太现实。或许,更该追问的是,在保障匮乏的现实中,怎么避免拿婴儿做“人质”来催款?
归根结底,需建立起对应的利益平衡机制。若医患双方能处在互信的对话语境中,在相互妥协下,营造互谅的默契,或能消解“对立”状态,填平对话鸿沟。说到底,婴儿不该被工具化利用。苦衷不是“独家”的,多些互谅话语,才能避免利益对垒与隔阂拉大。 □华西都市报评论员佘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