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记者亲历中国海监南海巡航 黄岩岛附近多是外藉船只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22 10:30:23   来源:新华国际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新闻摘要】黄岩岛是编队这次巡航观察的最后一个目标。事实上,黄岩岛严格说来不是岛,它是由珊瑚礁组成的。整个岛基本上都在水面以下,偶尔有几块大礁石露出水面。从海图上看,黄岩岛呈直角三角形。它南北长约7海里,东西长近8海里。礁盘内的潟湖里有七八条大渔船,还有一些小渔船。据执法队员说,那些大船有中国的,也有越南的,而那些小船基本上都是菲律宾的。几年前菲律宾颁布法律宣称对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但迫于各方压力未在礁盘上建大型设施。

   3月17日,中国海监船编队在巡航。当日上午,“中国海监50”船与“中国海监66”船抵达东海油气田海域继续巡航。在“春晓”、“平湖”油气田附近海域,“中国海监50”船、“中国海监66”船与“中国海监46”船、“中国海监51”船、“中国海监15”船、“中国海监17”船汇合,组成巡航编队,与“中国海监B-7115”直升机进行了海空协同演练。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

  3月5日至20日,本网记者随中国海监83船和75船组成的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海上编队从广州出发进入南海,在祖国2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上,与中国海监的船员和执法队员一起度过了16个日日夜夜,行程达3300多海里,最南端到达曾母暗沙以南的“九段线”。中国海监南海总队的同志们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巡航的各项任务。

  抵达曾母暗沙

  中国海监编队离开广州后,途经海南岛,进入西沙群岛海域。3月7日下午,负责协调记者行动的中国海监南海总队队员通知随船的媒体记者到餐厅集合,接受弃船逃生训练。记者所在的83船船长王云亲自给大家讲授弃船逃生知识,并教会大家如何穿戴救生衣。半个小时后,船上响起弃船逃生警报。有人通过广播通知说,除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马上到驾驶室后面的甲板上进行弃船逃生演习。大家拿出各自的救生衣,边走边穿,很快就集合完毕。王云给大家做了简短讲话,演习就此结束。我们后来得知,编队每次出海后都要举行这样的例行演习。

  3月9日,编队抵达南沙群岛西南、万安滩西部海域。自进入西沙群岛海域以来,就很少看到海上有船只往来,但在这里却能看到有多艘船只在不同航线上行进,其中有一艘集装箱船长达300多米。

  就是在这一海域,在“九段线”内,记者看到多处越南人建的油气平台。有的平台正在进行钻井作业,有的则在进行油气生产,平台上的火炬臀上冒着火焰。编队驶近观察时,越方有时就会开动平台守护船逼近我编队,防止我编队继续接近平台。这时,随船的执法队员是最忙碌的时候。他们不仅要记录这些外建油气平台的位置和状况,而且还要用相机和摄像机留下他国侵犯我海洋权益的影像资料。

  3月11日中午,编队经过6天的航行后,抵达中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以南的“九段线”附近海域。记者从驾驶室的雷达上看到,这时编队的位置是东经112度14分,北纬3度37分,北距曾母暗沙30海里左右,南距马来西亚陆地最近点大约36海里。在这里,房间里的电视收不到任何节目,即使那些卫视频道也都没有信号。

  曾母暗沙附近海域油气资源丰富,而且水浅,距马来西亚又近。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马来西亚建的油气平台。据执法队员们讲,他们在曾母暗沙附近海域发现马来西亚的一些新建油气平台。从总体上讲,马方在我 “九段线”内建设的油气平台数量比去年明显增加。

【 作者:  编辑: 赵静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