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理财不等于投资 平衡风险与目标最重要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19 09:01: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3·15刚过,但是金融方面的投诉纠纷依然不绝于耳。其中,随着理财的普及和理财产品的热卖,关于银行理财服务的争议也开始多起来。在整体外围市场波动的情况下,一直被误解是“只赚不亏”的银行理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情况,也引来了部分不成熟投资者的非议。

  不过,从金融危机后部分外资银行结构产品巨亏到去年部分中资国有银行产品的巨亏,市场在根据自身规律演化,“投资有风险”——这几次经历也给国内的大部分储户上了深刻的一课。如何真正做到对自己投资负责,并真正学会如何全面理财?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关燕萍女士。

  关燕萍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初曾任汇丰银行香港区个人理财业务主管,对理财业务前中后台的整个流程非常熟悉,并经历了香港理财市场成长和逐渐成熟的过程,也目睹了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巨大变化。她认为,理财并不意味着狭义的投资,更不等同于投机,目前内地理财市场依然有较为浓的“投机”味道,这并不利于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理财≠投机≠投资,内地理财市场投机心仍重

  南方日报:理财向来是是外资银行的优势。今天是刚好是3·15,我们还记得金融危机爆发当年,不少外资行遭遇了理财产品巨亏,使得目前国内投资者对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心理上总有种恐惧。您怎么看待理财亏损的问题?

  关燕萍:事实上,广义理财并不单指投资,理财理念和内容并不限于买楼和投资股票,只有两款,投资还有其他广阔的渠道。我认为,理财不等于投资,一定要改变这个单一理念。2000年前,在香港的个人理财市场,整体宣传和引导对个人理财的理念进步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投资和投机也有很大区别。虽然目前内地很多市场投资的渠道没有开放,但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内地投资者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不充分了解,市场并未成熟到可以开放更高风险的投资工具。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客户,发现目前内地市场有些人还有些投机心理,去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有投机心理,这是不成熟的理财市场的直接反映,长期发展下去会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我现在有点担忧这个风气会慢慢形成。这对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金融发展很不利。当今中国个人的财富快速增长,理财是很必要,但正视投资理念更是非常重要。

  中国每个人财富积累的速度很快,更要求我们一定要为自己的财富和人生铺排。要有一个理念,好景不会永远常在,市场总会有调节波动的时候。小时候,父辈总教育买楼、存钱或者买某些企业的股票是肯定会赚钱的。但是,我在从事银行业一段时间后,发现市场永远有波动,楼市也是这样,理财挂念要有新的认识和改变。

【 作者:曹文萱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