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国工人谈在苏丹遭劫持:让对方相信是普通平民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0 17:37:00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访苏丹遭劫持的中国公民:祖国是我们强大的后盾

  新闻人物

  孙世伟、马小龙:在苏丹用语言保护同伴

  孙世伟一下飞机,刚进海关,就和前来接机的同事久久拥抱在一起。同事们送上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张A4纸大小的贺卡,上面写满了来自20多名同事和朋友的祝福。

  苏丹、肯尼亚、卡塔尔……辗转上万公里,孙世伟与其他28名在苏丹遭劫持的中国公民一道,在中国政府赴苏丹工作组陪同下,9日下午平安返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在苏丹遭劫持的29名中国公民中,只有孙世伟和马小龙掌握流利的阿拉伯语,而阿拉伯文正是苏丹的官方语言,所有与劫持者沟通的任务就落到了两个小伙子身上。

  “每一个字我都最认真地去听”

  “每一个字我都最认真地去听,每一个词我都最仔细地去说,生怕听错、说错一个字会招来不好的后果。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责任。”

  24岁的翻译马小龙是这29人中年纪最小的,来自甘肃天水的他,早年在国内学习阿拉伯语,两年多前去叙利亚半工半读,去年转到苏丹工作,本想躲避叙利亚动荡局势的他,万没想到竟然经历了如此一段危险的旅程。

  马小龙告诉记者,他从前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遇事不会冲在前面,这一次却肩负了前所未有的使命。

  孙世伟说,作为能和劫持者沟通的人,他和马小龙担负着凝聚人心的任务。其余27人都在时刻关注他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以,他俩一直努力让自己保持平常的心态,压抑情绪的波动。

  在被劫持期间,两个小伙子抓住一切机会和对方沟通,试图让他们相信,这些人只是普通的平民,在苏丹从事的都是修路、架桥等一些民生项目。

  孙世伟坦言,当面对黑洞洞的枪口时,他俩还是非常紧张:“那枪都是子弹上膛的,但我俩是仅有的两名翻译,这时必须站出来和他们交流。更何况,我是一名党员。”

  “当时想,最坏的情况也就是这样,反而心里轻松了。”马小龙回忆当时的心情,“除了会阿拉伯语,我还是个穆斯林,打起交道来更容易,这让我感觉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交流起到了作用。随着沟通的增加,对方逐渐明白了29人的身份,放松了看管,在食物、饮水以及简单的医药上为中国工人提供了保障。在元宵节那天,经过两个小伙子两天的努力交涉,对方还为他们宰了一只羊,改善大家的伙食。

【 作者:马学玲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