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校园安保高度频升级 学者称异化成“圈养教育”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0 08:25:00   来源:法制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浙江台州,边防派出所民警向学生们讲解报警求助方法 郏策摄

  新学期伊始记者探访公立民办学校校园安保发现隐忧

  校园安保异化成“圈养教育”

  调查动机: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校园恶性案件,使得校园安全这根弦越绷越紧。保障校园安全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学期伊始,各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得如何?《法制日报》记者分别选取了北京市的部分公立学校和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实地探访。

  特别调查

  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一条杂乱的窄巷内,往里走50米左右,就是北京明圆小学——一家民办打工子弟小学。

  一圈粉色的平房,简陋而单调,这就是明圆小学的校舍。

  还有几天就开学了,空旷的校园里,有几个学生在玩耍。校园内的黑板报,是一些关于防火的常识。

  “我们与红星派出所联动,实行一键式报警系统。”提起校园安保工作,明圆小学校长张歌真颇为自得。

  这是明圆小学安保工作其中的一环——“很少有学校能做到我们这样”。

  校园安全这根弦,随着即将开始的中小学新学期,逐渐紧绷,进入状态。

  自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校园恶性案件之后,在不到40天的时间,发生了5起校园恶性案件。2011年,又接连发生多起校车事故。

  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这个设问之下,校园安全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安保工作之一。

  然而,在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的同时,随着校园安保工作的全面铺开,一些隐忧也在显现:“为了达到安全目标、为了维护学生的安全,正常的教学活动被损害。这是异化了的校园安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圈养教育”,即由于担忧学生安全而把学生“圈养”起来的教学状态。

  “现在大环境没有以前那么单纯,家里又都是一个孩子,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

  按照张歌真的理解,校园安全、法制教育、生命教育构成了校园安全体系。

  明圆小学有1500名在校生,有法律基本常识的教育;有自己的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每学期的安全教育档案。

  “学校是无抵抗能力人员密集的地方。”张歌真说,每学期开学第一课,都是安全教育,包括出门的交通安全,进校园的校内安全。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像地震、火灾的演练。

  明圆小学还推出“小手拉大手”活动,即老师教学生如何预防煤气中毒,学生回家再教给家长。“我们这里的学生都是外来人口的孩子,家里条件都不是太好。”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公立小学,负责后勤的赵老师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按照朝阳区教委的要求,学校会在学校门口、门厅、操场等学生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安装摄像头、红外线,学校还有监控室。在用水、食堂、传达室等方面学校也都有相关的制度。同时,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

  在开学、中期、假期前,学校都会给学生安排安全教育课。

  事实上,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在校园安保方面的工作都相差无几。

  比如,学校会聘用两至三名保安,每天早、中、晚在学生放学时值勤;门卫有来客登记制度;有管片民警专职在校,特别是上下学高峰时段;学校还请管片民警和消防人员给学生和老师上一些基本的安全课。

  北京市民张雨女儿所在的小学,一般在放假前都会让家长填一份安全注意事项的单子,回执给老师。

【 作者:张志刚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