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刘普林和别的环卫工人看上去没什么差别。黄色的环卫服穿在身上,他愈发显得瘦弱。他挥动着手里的扫帚,干起活来驾轻就熟。
两年来,这名“90后”的大二学生在上学之余坚持替在环卫所打工的母亲清扫大街,其孝心感动了很多人,被人们称为“马路孝子”。
今年,刘普林在寒假里依然没有睡懒觉,更没有玩游戏。凌晨5点多,当大多市民还在酣睡之时,他就拿着扫帚、铲子和铁簸箕出现在一个叫涵三宫的街道上,代替母亲开始一天的清扫工作。春节放鞭炮的人多,鞭炮碎屑每天都装满好几个一米多高的大垃圾桶。
涵三宫街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的老居民区内,约400米长,一边是底层带商铺的居民楼,一边是树。
附近的居民不少喜欢养宠物狗,遛狗时常有粪便遗留在路上。刚开始的时候,清理完宠物粪便,刘普林经常吃不下饭。现在他已经能坦然面对,先是用扫帚扫,扫不掉的再用铲子一点点地铲。
3条延伸的小巷子,垃圾车进不去,刘普林必须用手把一米多高的绿色垃圾桶拖到大果皮箱处。他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气才能把垃圾桶托起来,然后倒入果皮箱。
有时,他刚把路面打扫干净,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有人“哗”地一声倒下一片垃圾。刘普林从来不和人争吵,只是默默地再次打扫干净。
鞭炮碎屑一沾水,就会牢牢地粘在地面上了,必须用小铲子才能铲掉。居民区有不少生活垃圾,每家住户门口的垃圾也要一并清理掉;涵三宫街前段白色垃圾多,后段树叶和鞭炮碎屑多;先花两三个小时大扫一次,然后再一遍遍细扫,路面上不能留有任何垃圾……这些都是刘普林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工作经验。
刘普林的父母都在环卫所打工。父亲负责垃圾装运,月收入1200元;母亲负责清扫两条街道,一天上两个班次,月收入1800元。一家人和另外一家环卫工人共住在一个约10平方米的房子里。
刘普林在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管系会计专业就读,每年光学费就要交1万余元。懂事的他每两周回父母身边一次,每次只拿200元生活费,每周所有花销只有100元。而每次回来的主要工作是替母亲清扫大街。
母亲患有风湿、颈椎、胆结石等病,手指也弯曲变形了。一有天气变化,母亲扫地时浑身疼痛。可要强的母亲,有什么困难都不会对家人说。
有一次,刘普林看到母亲边扫地边捶背,腰都快直不起来了,当时心里很难过,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为这个家庭分担更多一些。于是,他拿起扫帚,走上大街:“妈妈为我付出太多了,我多扫一点,她就可以多休息一下。”
除了孝顺,刘普林还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前年10月,他获得了2000元贫困生补助金。钱一发下来,他就把银行卡交给了母亲,以备应急。
夏天的时候,校园里的空饮料瓶都逃不过刘普林的眼睛。他将空瓶冲洗干净,存放在寝室里,一周下来能攒上百个瓶子,然后提到废品回收站,能卖20多元。
在室友姜轲文的记忆中,刘普林很少参加同学聚餐,总是在食堂就餐。有的同学一顿饭要吃八九元,刘普林只需三四元。有一次同学过生日,刘普林花40多元买了一个8寸的生日蛋糕作为礼物,大家非常感动,因为那钱是刘普林从伙食费中省了很长时间才省出来的。
会计班上文科生较多,很多同学的数学成绩不大好。而刘普林高中读的是理科,数学成绩很好。平时,大家有不懂的,都会向他请教,无论复杂或简单,他都耐心解答。每到期末考试前,刘普林还会积极地帮大家补习数学。
过年时才买一回新衣服,有时穿捡来的鞋子,但刘普林从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苦,反而对父母存了一份深深的感激:“父母对我已经够好了,这么辛苦还送我上大学。”
刘普林高三那年,母亲停了工作,特意回到老家大悟,在学校旁租了个房子陪读一年。冬天的时候,屋子里冷,他和母亲各睡一头,母亲把他的脚放在自己的腋窝下,帮他暖脚。他也悄悄地用胳膊夹住妈妈的脚,用体温温暖辛劳的母亲。
刘普林替母扫大街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有中、小学校邀请他去作报告,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有人问他:“你是大学生,扫地时会不会感觉到不好意思?怕不怕别人瞧不起你?”
刘普林乐观地笑着说:“扫个地,没什么大不了的,蛮简单的一件事。扫地也是一种劳动,不分贵贱。每当看到街道在自己手里变得干干净净的时候我很开心。再说妈妈都扫了快10年了,她能扫我就能扫。”本报记者 甘丽华 通讯员 林一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