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的航空市场现状看,中国拥有13亿人口,而一年旅客运输量仅7000万人次,也就是说,每年平均20人中仅有1个人乘坐一次飞机。美国人口近3亿,民航旅客年运输量却高达5亿人次,平均每人每年乘机2至5次。众多的中国百姓不能成为民航的乘客,主要原因是相对于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民航票价还太高——反过来看,这也正是 “低成本”的市场空间。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运力过剩,仅是一个相对概念,高成本和由此导致的高票价把大量有需求的潜在用户挡在了民航的门外。如果引入低成本运营模式,启动庞大的潜在需求市场,只需达到目前美国乘机市场的下限,对中国民航来讲,已是一个数十倍于现状的巨大市场。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和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务旅行、休闲旅行需求还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加——低成本航空在中国确实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低成本航空的 “春天”不仅仅在中国。金融危机后,全球越来越多的商务旅客已逐步接受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服务,低成本市场正在扩张。有消息称,传统航空公司马来西亚航空和马来西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亚洲航空以互换股份的方式进行合作,两家航空公司在换股后,亚航将成为单一最大股东。专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尚不稳定的情况下,低成本航空在市场中可能比大型航空公司更具有活力。如果大航空公司管理不善,有一天可能也会像马航一样,反受低成本航空的控制,并有被其吞噬的可能。
高低融合
在人们的印象中,低成本航空公司曾经属于 “不入流”的边缘航空体系,但是现在这种印象正在迅速地被改变。近年来,低成本航空公司也在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服务,航线扩充至国际,飞机也变得宽敞舒适,还拥有了独立的航站楼,运行效率也有很大提高。旅客们已不再把低成本航空与 “简陋”联系在一起了,而将其视作航空运输服务可选择的产品之一。
随着低成本航空与传统航空竞争的天平出现倾斜,越来越多的传统航空企业开始涉足低成本领域。不久前,由日本全日空航空出资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日本亚洲航空”宣布,将以成田机场为基地,今年8月份起开始运营3条国内航线, 10月份起开始运营两条国际航线。全日空出资的另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蜜桃航空将于今年3月份开始运营,以大阪关西机场为据点飞往北海道、福冈的票价低廉,首航价只有人民币20元。无独有偶,去年11月1号,新加坡航空公司宣布开办名为 “Scoot”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这个新公司由新加坡航空100%独资,将主攻中远程市场,将会开设从新加坡至澳大利亚和中国部分城市的航线。而在此之前,新航已持有低成本航空公司虎航32.9%股权。
不仅世界级大型航空公司开始依靠低成本航空服务争取收益,许多国家和城市已把引进和扶持低成本航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欲借低成本航空发展的优势,通过输送大量旅客,从而促进对所飞城市的商务、旅游和就业。机场管理者也把低成本航空公司看作是客源和收益新的增长点。为了能适应低成本的运营模式,机场方面不仅大幅度降低对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业务收费,还投资修建专门的停机坪、跑道和航站楼。目前世界各地新建立低成本机场,或者在原有枢纽机场中再建低成本站楼的情况已不是新鲜事,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如英国伦敦卢顿机场和考文垂机场、比利时沙勒罗瓦机场、法国里昂机场T3航站楼等。
专家认为,全球航空市场正在逐步出现“高低融合”的趋势,这将最大限度覆盖市场,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未来,传统航空企业也将不再高高在上,“低头”迎客,天地更广。
记者 陶健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