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阿里与天宇合作方案或定:将成立新合资公司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9 09:16: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马云、荣秀丽“结亲家”:阿里、天宇“好事近”

  从“恋爱”到“结婚”,阿里云与天宇朗通之间看来只隔层纱了。

  绯闻传了大半年,内容多变。不过,《第一财经日报》多方调查,可以确定,尽管双方多次否认并购传闻,但肯定会进一步“亲密”。

  天宇副总裁倪刚对本报说,目前不能确定未来合作是否涉及资本面。

  接近阿里的人士说,目前最终方案已接近敲定。阿里云无线团队已拆分,而天宇也将拆分相关资源,双方将成立新的合资公司。

  伴随这一过程,阿里云也将再度变身,一个基础云计算服务专业提供商的角色愈发清晰。

  好事近

  一系列迹象显示它们越来越“恩爱”。

  前不久美国CES大展上,它们共用一个展台,一起展示合作结晶阿里云手机;最新消息称,阿里云内负责云手机操作系统开发的无线团队将拆分,并入天宇朗通;阿里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上周,马云、曾鸣、王坚等阿里高层参加了天宇开年大会,为伙伴鼓劲。

  知情人士称,马云参加天宇大会还讲了话,谈及“阿里无线+天宇朗通”新公司,它说,阿里方面虽是大股东,但和集团没任何关系,新公司“不姓阿”,未来的赚钱、上市之事,集团会帮忙,并说阿里无线团队做得还不够好。

  传闻中,双方合作甚至细化到未来岗位分配:新公司CEO由天宇董事长荣秀丽担任,阿里云CEO王坚将兼任新公司CTO。

  荣秀丽说,双方在云手机层面合作良好,但未涉及资本层面;CES期间,一位天宇人士对本报说,双方未必马上有资本层面合作,但研发方面的结合会更紧。

  截至目前,双方合作结晶还只是去年中推出的一款W700手机。去年11月阿里官方透露已出货20万台。业内质疑称不过7万台,透露出双方合作成果有限。

  消息人士说,双方最初低估了整合难度,阿里云做操作系统、天宇拿去装机的简单模式,导致优化进程不快。

  双方又意识到问题。该人士说,阿里云手机在淘宝首发前,曾提醒天宇早准备,但天宇有点轻视淘宝,旗舰店在新机上市前才开始运营,仅配备有限客服数量,导致当日无法应付。

  这促使他们意识到合作须加深,尽快壮大应用平台。去年11月,他们联合云峰基金出资10亿元招募开发者。

  硬件合作仍是基础。阿里急需它来延伸服务,天宇的设计、渠道和供应链优势能补其不足;而天宇也能借阿里服务跳出以往商业模式,阿里庞大的客户资源或能为它带来运气。

  联手阿里前,荣秀丽曾遭遇反对意见。知情人士透露一个段子,说是荣的亲人也十分疑虑,而荣则表示已留足未来财富,将义无反顾投入合作。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去年9月,双方曾讨论过阿里收购天宇事宜。

  手机业观察人士王艳辉说,荣秀丽是个事业型老板,很强势,不太可能为阿里“打工”。

  到去年年末,消息演变为阿里云无线业务并入天宇,双方拟于今年3月宣布。但天宇否认了。

  一切似乎并非空穴来风。知情人士说,目前最终方案已接近敲定。阿里云无线团队已拆分,而天宇也将拆分设计研发团队,合资成立新公司。

  但双方均缄默应对。倪刚说,双方正加深合作,过段时间会有进一步消息,后续产品也会推出。

  马云的“云梦想”

  这可能是马云的“云梦想”的深化。

  阿里云脱胎于阿里软件,2009年被阿里巴巴定位于集团云计算业务,起先想学亚马逊,未有明显成绩。后来阿里收购猛犸科技团队,研发出阿里云OS。

  成立3年来,阿里云人员规模由600人增至1200人。王坚透露,总投入约为1200万美元,主要为人力成本。

  去年5月,阿里云曾进行一次调整,确定两条腿走路:一是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一是面向社区网站提供底层IT服务。王坚说,如何在面向C端和B端的两项业务间协调,不太容易。

  去年11月,阿里云首度举办战略论坛,集中讨论了阿里云OS话题,给人感觉重心已转向移动互联网。

  不过,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推进商业化。

  马云对阿里云业务也很看重。去年9月,他在美国演讲时说,这是阿里集团最重要的创业业务。数据挖掘、分析和分享将是阿里云的关键价值。

  这意味着,阿里云将集中于基础云计算服务。阿里云于是开始持续调整。去年下半年以来,不少业务员工转向阿里旗下其他板块,如去年第三季度集团曾成立技术共享平台,年前阿里云负责集团技术层的部分员工已转入一淘。

  近来,阿里云开始在基础云计算领域发力。1月12日,其结构化数据服务OTS上线,同时还跟全球中文IT知识库社区CSDN达成合作,共建主打安全的开发者服务平台。

  昨有知情人士透露,前不久华为曾与阿里巴巴就云计算合作进行谈判,据其引述参与谈判的核心人士言论称,商谈的方案是阿里出企业用户资源,华为出技术和设备,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但由于马云只同意给华为极少的股权令双方不欢而散。

  “这看来是阿里婉拒合作的方式。”该人士认为,阿里本身就有自己的云计算发展计划,并在公有云服务主要客户群体中小企业用户方面有着首屈一指的资源,更倾向于自行发展。

  阿里云高层近期也对外放出自信声音。王坚说阿里集团将继续保持对阿里云的投资,并表示现在公司可以不再增加员工,收入却不断稳定增加。

  他说阿里云目前可预见的目标是给外部提供的计算服务资源超过集团内部,以及计算规模能与Amazon相提并论,“相信一定不会花十年时间”。

  此外,他还透露阿里云有望于12~24个月内盈利。而来自阿里云内部的消息说,无线团队拆分后,轻装的阿里云已立即实现了盈利。

  小米手机的命运:要么被剿灭要么成王者

  张京科

  一个做互联网的企业做起了手机,到底有多少胜算,从未从事过硬件生产的雷军创建的小米公司可以告诉你。

  昨天,小米手机宣布推出中国电信CDMA2000手机。这也预示着小米手机在探索互联网销售之外的渠道商合约机销售模式。同时意味着自去年12月20日与中国联通签订百万台合约机销售协议之后,小米手机很可能会和中国电信签订合约机销售协议。

  “我们不靠卖手机赚钱。”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说,但是想要学习苹果,不仅卖iPhone手机赚钱,而且通过App Store里销售各种应用也可以赚钱,对于小米来说,想要赚钱首先要达到一定的销量规模,才有可能让生产商和供应商让出一部分利润给小米,同时让第三方开 发者愿意为小米手机开发相关应用。

  给小米公司算一笔账,目前小米手机的销量尚不足百万台,这一数字远远无法和华为、中兴、联想集团这些老牌手机厂商数千万台的销量相比,更无法与苹果去年近亿台的出货量以及三星上亿台的销量相比。所以现阶段小米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小米手机的产能。

  “明年小米手机会达到1000万台的销售规模。”雷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但是在达到1000万台之前,小米手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销售渠道问题。

  和传统手机厂商不同,小米的销售渠道不需要进入传统手机卖场或者渠道铺货,仅仅通过网络预订和运营商合约机两个渠道销售。自去年9月份开始预订 之后,小米手机通过自己的网站销量已经接近百万台,通过中国联通的合约机销量也可以达到百万台,如果和中国电信再达成合作,还会有数百万台的合约机销量。

  通过口碑营销解决销售渠道之后,小米就要解决供货问题,也就是需要解决供应链的问题。一旦定下产能计划,零配件就需要提前采购,据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周光平介绍,生产一部手机需要860个零配件和100多家供应商,“需要提前12个星期去采购零配件。”

  不仅是零配件和供应商需要提前协调,就算是生产工厂也需要稳定爬坡的产能。因为供应商和工厂都需要小米逐步增加销量,而非是一蹴而就。“生产工 厂需要我们每个月以稳定的速度成长,而不是一个月卖出200万台,下个月没有任何销量。”雷军告诉本报记者,“不然工厂招聘了大量工人,你不再下单,他们 就无所适从了。”

  “像我们这样的公司,一旦压货超过几十万台,立刻完蛋。”但是这还不是雷军面对的问题的全部。雷军坦承,销售、供应链和生产不是最难的问题,真正需要面对的是服务问题。据一位手机行业资深人士介绍,手机硬件在第一个月遇到最多的是售后维修问题,此后返修率递减。

  目前小米手机的返修率维持在1.5%左右,低于手机行业2%的平均返修率。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表示,小米下一阶段需要让400电话的接通 率达到80%以上,此外小米公司的售后还需要更多的实体店来保证服务。小米已经在北上广深等7座城市成立7家小米之家,预计将在2012年第一季度扩建至 30家。

  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客服团队将再翻一倍,扩展至300人。小米将加速签约授权维修点的布点,预计第二季度将覆盖到120个城市,全年达到180个城市、600个网点。雷军说:“如何保证第三方服务保持高质量是我们最大的课题。”

  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也许雷军的问题是所有目前希望涉足手机行业的中国互联网厂商共同的问题。

  国产手机曾经有过光辉史,但是两年前,中国传统手机品牌厂商几乎已经被国际厂商剿灭殆尽,仅剩下联想集团尚在内地苦苦支撑。但是到去年,华为、中兴开始在国内手机终端市场发力,以小米为代表,包括百度和阿里巴巴等一些传统互联网厂商也开始进入手机市场。

  不过从来没有一家公司和小米一样,直接从互联网公司变成一家手机硬件公司。正如雷军此前所言,“小米公司是我创业做的最后一件事。”成功还是不成功,都需要曾经成功过的雷军去证明自己。(徐洁云)

【 作者:王峥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