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玉田县窝洛镇上的一家胶粉加工作坊。
潘少军摄
近年来,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以8%—10%的速度递增。据统计,2010年,我国废旧轮胎产生量约达2.5亿条,而回收利用率仅为50%左右,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30%,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在我国有些地方,对废旧轮胎仍然采取焚烧、填埋等原始的处理方法,甚至随意丢弃,造成“黑色污染”。废旧轮胎是有毒、有害的固体废物,具有很强的抗热性、抗降解性,埋入地里100年也不会降解。
我国橡胶供需矛盾突出
应加强对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
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我国仅海南、云南等地能够少量种植橡胶树,天然橡胶年产量仅60万吨左右,今后提高产量的潜力并不大。
原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会长姜治云介绍,我国每年消耗橡胶超过700万吨,70%以上的天然橡胶、40%以上的合成橡胶需要进口。2004 年以来,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一直低于国家确定的1/3战略安全警戒线,现阶段已下降至不足25%。
“我国每年橡胶缺口多达数百万吨,同时还向国外出口3亿多条轮胎和大量含有橡胶的产品,供需矛盾极其突出。”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复原橡胶分会副秘书长吴映红说,加大对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力度,加大对相关行业的扶持力度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回收利用废轮胎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粉碎,做成胶粉,用来铺设公路,可以节约大量沥青;二是经过脱硫生产再生胶,用于生产胶管、胶垫等,也可以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新制轮胎中,可节约大量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三是通过热解方式,分解出重油、碳黑等重要化工原料。
回收利用旧轮胎,可以用来翻新轮胎。我国目前有几百家轮胎翻新企业,但翻新率仅约3%,不仅远低于世界第一轮胎翻新大国美国约14%的翻新率,也低于世界平均6%的翻新率。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