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宜居离我们有多远 郑州两会代表委员建议城市增绿/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6 08:48:13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宜居郑州,我们离它有多远?

  环境优美是城市是否宜居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等四个方面。按照2007年4月19日原国家建设部通过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必须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35%以上。去年,郑州市谋划实施都市区发展战略,要把郑州建设为最佳宜居环境城市。这也是今年郑州市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本报今天宜居郑州系列报道的主题是“绿色郑州”。

  见习记者 刘瑞朝 实习生 马玲玲 文 记者 平伟 图

  阅读提示

  高楼林立,交通拥挤,空气污浊。想找一块僻静的绿地静静地发会儿呆,却也难寻。虽然郑州每年都在新增绿地,但老百姓的感觉却是绿地少了,可供休闲的地方也少了。在今年的市两会上,一些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府部门在规划建设中应优先考虑市民休闲需求,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单位考虑对外开放绿地,同时向上开发“空中花园”,向外开辟“开心农场”。

  现状

  想增绿地没地方可增

  一到周末,经三路东风路附近的东风渠上就变得热闹开来。不少附近居民在东风渠两岸的滨河绿地散步聊天,这里是周边市民周末首选的休闲之处。

  像这样的休闲之处,郑州市区内并不多。虽然郑州的绿地面积逐年增加,但老百姓依然很难感受到身边新增的绿意。郑州市园林局办公室赵永根说,2010年,郑州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1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则是31.3%,这和《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规定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35%相差并不大。市民之所以感受不到,是因为目前市区三环内的土地利用已达饱和状态,每年新增的绿地多在三环、四环之外。

  郑州市“两会”期间,如何增加城市绿化率、让老百姓娱乐休闲有处可去,成了市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绿地公园都是和土地密切相关的,没有地郑州就没法绿起来。”市人大代表、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刁树理说,在郑州建成区土地利用已达饱和的情况下,再建设像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这样的公园绿地已基本不可能。要想让郑州成为真正的绿城,应该多想一些门路。

  方式 1

  向单位要绿地鼓励单位绿地对外开放

  刁树理说,目前郑州很多大型机关单位内部的绿化搞得不错。可通过政府出钱、园林部门进行规划,让这些绿地也能让群众休闲。居民进入难免会损坏部分绿地和设施,政府部门可以对这些单位进行相应财政补贴。

  同时,政府部门在规划建设时要考虑到群众的休闲需求,要给房地产商下达绿地指标。特别是城中村改造,不能都建设成高楼,也要给市民留一块绿地。另外,一些生产性的企业可以迁到三环、四环以外,原址可以规划成绿地。

【 作者:  编辑: 刘丽雅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