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少年眼中的“未来中国梦”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5 09:29:03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吴瑞文 16岁 (男)

  “自行车王国”的消失

  英国人在寻找城市规划样本时惊奇地发现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没想到现在英国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原本的“自行车王国”却已经不存在了。

  一台便携式可折叠的自行车,加上公共交通工具,是ITDP(运输和发展政策研究所)中国的工作人员、英国人马立铭出行的装备,即使是一身正装从珠海赶到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参加颁奖礼的时候,他也依然带着他的自行车,到了现场以后他把自行车叠好,放在舞台侧面。

  在马立铭看来,日益拓宽的汽车道并不能解决“堵城”的状况,“其实应该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增加更多节省空间的自行车道,广东的绿道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马立铭说,英国人在寻找城市规划样本时惊奇地发现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没想到现在英国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原本的“自行车王国”却已经不存在了。“公共交通的规划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到商场、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在步行距离之内。“我希望帮助中国人爱上骑自行车,我觉得也是我们的责任,保证我们的下一代有地方可以安全地骑自行车和走路”,马立铭现居广东珠海,被问及为什么只想帮助中国人爱上骑自行车,他很腼腆地笑道,“因为我有两个中国宝宝。”

  在此次“2030:创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的比赛之前,马立铭曾问过孩子,是否希望骑单车上学。“全部人的回答都是:是的,我希望”,他谈到那段让他惊讶的对话,“但是他们之中没有一个骑单车去学校,他们说那样很危险,妈妈不允许。”“我马上就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去做出一些改变,既然孩子想做,老师也希望做,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试试看。”马立铭说,“我希望通过这个比赛传递出的信息是:通过城市的建设让孩子无论是走路、骑自行车或者乘坐交通工具都很安全。”学校附近的马路首要考虑的就是安全,因为儿童无法驾车,只能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因此,学校附近的马路要平滑、坡度要低、车速也要降低以及停车场不能建在学校附近。

  除了步行,自行车是一项资源最优的交通工具,而且现在很多儿童都是就近上学的,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远,“5至6公里范围内,自行车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也是一个出于健康考虑的选择。比如在英格兰,学校的孩子被鼓励骑自行车上学。一方面因为孩子们能从中感受到他们喜欢的自由,另一方面趁小学会自行车很重要,如果小时候没教会的话,长大后也难学会。英格兰还开设教孩子如何安全地骑自行车的课程“自行车能力”,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在英格兰的学校,有一个叫做“会走路的公交车”(walking buses)的活动,老师、家长和孩子从各自家庭的不同方向,按照特定线路走到学校,让三方都知道该如何安全地抵达学校。

  按照“创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原则,当人们在社区内开始倾向于选择步行、自行车时,更紧密的道路连接就出现了,而公共交通工具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因为它将被用于连接社区与社区之间。马立铭说:“要把一个社区建立成一个可以步行的城市,行人不能围着道路走,而要从道路中间穿过去,更加容易到达目的地。这些路不一定宽到给车辆行驶,因为车辆可以走到主干道上去。”

  但是,如果一个社区内没有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商店、医院、图书馆等,人们依然要乘坐交通工具到其他社区去消费,这样将会增加道路上的运输负担。因此混合、高密度和紧凑成为了原则之一,要把一个社区内所需要的基本设施都综合在一起,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以减少人们对出行的要求,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比赛期间,马立铭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和家长讲解八个原则:步行、自行车、连接、公共交通、混合、密集化、紧凑和转变,这也是本次儿童创作设计比赛的核心原则。“我们选出的获奖作品,每一幅都是能够理解以上多个原则的”,马立铭如此评价,“我更喜欢年纪较小的组别的作品,我想他们不是专业的,但是他们表达出了对于活动场地的喜爱。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想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是足球场、停车场还是树木、动物园呢?”

  马立铭指着10岁女孩许婧薇的作品说道:“这个孩子画得很抽象,她画的是人们都和超大的植物住在一起,这个也许很难实现,但是我们要的就是孩子的梦想嘛。”

【 作者:王春华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