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金融一周谈:银行业务问题频现 白领年后口袋空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4 11:5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又值周末,数数您口袋里的钱,这周是增值了,还是缩水了?作为与您的最为息息相关的金融频道,将通过《金融一周谈》栏目,定期为您梳理一周金融业界要闻大事,探寻金融市场动向走势,甄别秘诀,拿捏脉点。

  2月3日 广州日报 病毒盗走银行卡密码 手机银行安全隐患吓退用户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都已推出手机银行业务,但受当前支付环境和安全形势的影响,手机银行业务一直不尽如人意。

  在成都做生意的肖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停机了。肖女士表示,由于手机停机无法使用手机银行,当天下午她便到银行办理业务,当她将银行卡插入ATM机后却发现银行账户内4万多元存款不翼而飞。

  “银行的工作人员查询后,称是上午有人使用我的手机银行功能,将我卡内的钱全部转走了。”肖女士说,经查询得知,她的手机号在某营业厅被他人冒名补办,她的手机被强制停机。

  现状:国内手机银行业务低端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我国手机在线支付用户达到3058万,另据市场调研公司Berg Insight的数据显示,手机银行用户已达3.6亿,有望在2015年增长至8.9亿。

  然而,这一巨大市场的背后却是业务的低端化现实。从国外来看,手机银行可以汇集账户管理、转账汇款、支付、存取款、投资理财、三方存管、代缴费、信用卡、咨询等各种银行服务功能,一部手机可以管理个人所有的金融账户。相比之下,中国手机银行发展一直受到软硬件环境的制约,目前还停留在消费、转账层面。

  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门一位高级工程师对记者表示,目前手机银行业务主要面临“软硬件标准化”问题。由于移动终端的软硬件系统不断变换,银行需要不断更新调试系统,在此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技术漏洞或盲点,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对于银行而言, 手机银行平台与软硬件如果能统一规范,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就能大幅提高。”该工程师对记者表示。

  专家:用完手机银行后清除密码信息

  网秦手机安全专家邹仕洪博士对记者表示,整个手机支付行业需要通过构建安全的支付环境来提升用户的信心,这包括对信息的安全审核、对卖家或商铺采用全面认证、增强手机端的安全保护机制以屏蔽病毒木马入侵等,捍卫用户的支付安全。

  而对于手机支付用户,邹仕洪则建议提高安全意识,选择正规电商网站进行交易,安装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查杀和拦截手机盗号病毒,并识别短信、网页中可能存在的“钓鱼”网站链接。

  专家建议,用户要做好以下几条:妥善保管好手机和密码、设置合理的转账支付限额、开通及时语短信通知服务、提防虚假WAP网址和网络钓鱼、使用完手机银行后应及时清除手机内存中临时存储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等。

【 作者:陈鑫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