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汇智聚力共筑梦 履职尽责促发展

2024-02-04 11:12:40 来源:中原网

勇挑大梁 争先出彩

两会访谈

汇智聚力共筑梦 履职尽责促发展

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访市人大代表李晓雷

“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谋划深、脉络清、举措实,彰显了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体现了求真务实、争先进位的价值追求,打开了深化转型、持续发力的崭新局面。” 市人大代表、中原区委书记李晓雷说。

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中原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坚持以科技服务业为主攻方向,以都市型工业为支撑,着力构建“一区多园”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全力打造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重点任务在中原区落地落实。

谋划发展,胸有成竹。李晓雷介绍,中原区将聚焦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聚焦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依托 40多个产业园区带动,加快科技服务业、都市型工业两大主导产业聚链成群。聚焦文旅商消费带动,加快建设国棉三厂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深化提升“一路四街”。聚焦项目建设,谋划重点项目298个。聚焦发展环境优化,以 “六最”营商环境保持全省领先地位。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中原区人民医院等5所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确保郑州市实验中学等10所中小学、幼儿园具备招生条件。全力加快安置房建设,努力让群众早日实现“安居梦”。

城市更新赋能 民生品质提升

——访市人大代表蔡妍

“《郑州市城市更新条例》是全国省会城市首批、全省首部城市更新地方性法规,将于3月1日起施行。以此为契机,多措并举推动城市更新政策高效落地和持续创新,让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市人大代表,河南五建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蔡妍聚焦我市城市更新政策落地,期盼政策暖风惠民生。

蔡妍表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城市更新条例》的出台,是一场“及时雨”,顶层设计让城市更新迈入法治化轨道。好政策,落实好,执行好,才能更高效惠民。蔡妍建议,切实做好城市更新项目方案策划及资源整合,大力推进民营企业作为实施主体参与;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促进土地提质增效;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入库项目的开工建设,提升城市更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落地效率。同时,落实好补偿政策,让群众成为城市更新的受益者,个人合法权益也能得到切实保障。

城市更新,群众要积极参与。强化宣传,大力推进社区、企业、居民三级联动,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营造“城市更新为人民,人民支持城市更新”的浓厚氛围。加强城市更新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城市更新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持续性,以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申报“烩面之都” 叫响餐饮品牌

——访市人大代表李斌

“烩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烩面的起源与成名地均在郑州。”市人大代表,郑州市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合记人民路店总经理李斌说。

李斌表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郑州市先后涌现出萧记三鲜烩面、红高粱、裕丰源滋补烩面、四厂烩面、宴渠老烩面等代表性品牌。目前,郑州餐饮业从事销售烩面的中餐、简快餐企业有数万家之多,从业人员达数十万。

“郑州名吃,叫响全国乃至世界,餐饮品牌纳入非遗是个标志。” 李斌介绍,郑州烩面制作技艺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到郑州、看少林武术、听河南豫剧、吃郑州烩面”成为外地游客必须打卡项目,郑州市也被省内外消费者赞誉为“烩面城”。

“城市品牌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城市竞争力的资源性要素。” 李斌介绍,目前,郑州烩面、开封包子、洛阳水席已经成为郑、汴、洛三个城市最鲜明的餐饮名片。郑州市无论从烩面起源,还是烩面种类、经营规模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获得“中国烩面之都”称号当之无愧。李斌建议,开展“中国烩面之都”项目申报工作,叫响郑州烩面品牌,为郑州餐饮业发展助力。

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 激发数字经济驱动力

——访市人大代表马超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激发数字经济驱动力,聚焦打造‘算力之城’,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优化算力算法和大数据中心布局;深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持续实施‘智改数转’行动,振奋人心。”市人大代表、泛锐云智科技(郑州)有限公司项目研发副总监马超峰认为,郑州要加大数字经济支持力度,链接院企创新资源,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郑州新活力。

马超峰建议,要加强引导企业数字化发展,加大资源倾斜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数字化产业链条,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大对数字化领域人才的政策扶持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让数字经济新动能加速释放。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双方如何精准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马超峰建议,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分领域建设“创新基因库”“科技成果项目库”“科研人才库”等大数据库,通过数据共享和数据资源挖掘,充分发挥数据价值,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鼓励院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研发机构等。鼓励科研院所科研资源信息共享,打破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

——访市政协委员姚志伟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郑州市市场监管系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筑稳夯牢安全底线,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位居中部六省城市前列。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再添两枚金字招牌。”市政协委员,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志伟说。

展望2024年,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展目标十分清晰:重点实施“四项工程”,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的步伐走得更坚实、更有力量、更见神采。

姚志伟表示,新的一年,将重点实施经营主体营商环境提优工程,探索“一照一码”、“一业一证”、集群注册等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重点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发展提速工程,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加强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提档工程,强化知识产权发展壮大、转化运用和保护力度,提升商标品牌质效,力争2024年郑州市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1件;重点实施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提效工程,大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深度融合,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大力发展场景经济 推动郑州城市文旅迭代升级

——访市政协委员肖建勇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城市规模和框架基本形成,要素型、粗放式发展已经基本结束,高质量、场景式、内涵化发展成为重要机遇和挑战。”市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肖建勇说。

“郑州应大力发展场景经济,推动城市文旅文创迭代升级。”肖建勇建议,实施“创意驱动”,打造一批休闲街区场景,重点打造一批成规模、集聚化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实施“美学引领”,打造一批美学经济场景。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咖啡馆、茶艺馆等商业空间,都可打造成美学经济体验空间和场景;实施“艺术点亮”,打造一批文艺体验场景。譬如中国功夫、黄帝文化、黄河文化以及二七精神、铁路文化、纺织文化等;实施“科技赋能”,打造一批数字沉浸场景,以郑州故事为题材,打造一批元宇宙数字体验场景,建设数字版中华文明主题乐园,丰富新型文旅文创产品。同时,还要实施“跨界融合”,打造一批重大活动场景,譬如街舞大赛、国标舞大赛、大型音乐节、马拉松、摩托艇和皮划艇、汽车拉力赛和各类交易博览会等;实施“主客共享”,打造一批美好生活场景,依托背街小巷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不断盘活存量资产,充分挖掘特色文化主题,让游客充分领略郑州的风采和魅力。

优化轨道交通站点建设 助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

——访市政协委员袁媛

“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更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时代要求,逐步成为支撑城市高效运转的基础大动脉,并在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转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支撑新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出其在城市有机更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市政协委员、郑州轨道交通置业有限公司前期工作部副部长袁媛表示,优化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将为我市中心城区有机更新提供助力,同时也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路径之一。

袁媛认为,高标准更新改造站点周边区域,打造多功能、全龄友好、充满活力、衔接有序的城市公共空间,将有力带动城市片区的整体更新,形成政府统筹、规划先行、民生优先、多元参与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片区更新实践新举措。

袁媛建议,在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中,在已建成上盖物业但没有轨道交通站点的区域增设站点,提高上盖物业开发价值;对于规划更新区域,结合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工作同步设计,深度研究周边具备开发潜力地块,带动地铁沿线物业开发,实现“交通和财务双平衡”发展方式;加快推动已建成站点周边,因轨道交通建设征迁形成的边角地等零星低效用地的规划编制工作,引入产出更高的产业,在存量中获得增量,实现城市的内涵式发展;对于边角地块目前规划编制条件还不成熟区域,建设一批便民店、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解决城市痛点。

开展细胞治疗试点 让现代生物医药惠泽大众

——访市政协委员寇金康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支持细胞研究、细胞治疗的相关政策。《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支持依托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细胞治疗、中药和中药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等领域开展改革试点。

市政协委员、河南省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寇金康提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在细胞产品方面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但缺乏与之相关的落地政策,如何规范引导细胞产业发展,让生物医药成为新的经济支柱已成为当务之急。他建议,发挥我省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出台细胞产品试点方案和具体政策,探索开展基因与细胞治疗,针对《实施方案》制定便于落地的细则。

“我省有一批理论研究深入、产业基础扎实、产品控制规范的细胞产品相关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企业的研发和产业化优势,让细胞产品更好地惠泽大众。”寇金康提出,干细胞中下游应用是产业链的核心,医疗级和消费级应用市场巨大。在医学上,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目前国家卫健委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约120项;在消费方面的应用主要在美容领域,譬如抗衰老产品等。寇金康建议,加快推进细胞治疗相关研究产业化,让更多百姓享受到现代生物医药的红利。

郑报全媒体记者 孙志刚 王翠 张倩 李爱琴 陈凯 张竞昳 马健 徐宗福 黄余洋 李利强 文/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