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开区:“引育留”全面升级人才生态 “强引擎”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3-11-15 07:35:36 来源:中原网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郑州经开区:

“引育留”全面升级人才生态

“强引擎”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人才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区域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郑州经开区坚持“围绕产业抓人才、抓好人才促产业”的发展思路,突出以产业企业为代表的用人主体引才育才地位,创新政策引才、培训育才、生态留才机制,开辟人才引进多元渠道,赋能企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硬实力”引领人才追梦“新磁场”

装备制造业是郑州经开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达到千亿元,其中,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是郑州经开区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也是我国掘进机产业研发制造的开拓者和领军者。中铁装备依靠创新引领,不断创造新需求、开发新产品、抢占新市场。

资料图

多年来,中铁装备坚持把抓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其中,以杨华勇院士等柔性合作专家、贾连辉等国家级人才领军的科研人才813人,占比46%,以大国工匠李刚领军的技能人才700余人。近两年获批、认定市高层次人才14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09人。人才的集聚加速了企业的发展,中铁装备先后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中国工业大奖”等国字号荣誉,成为地下工程装备行业唯一连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以及国家专利金奖、银奖和优秀奖金奖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保持国内第一,连续6年产销量世界第一。

当年在四川大学,跟随谢和平院士读博的鲁义强,在重大项目评审交流大会的现场,第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个来自河南本土的企业,对于中铁装备的好奇,当时就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2019年,时任设研总院院长、如今的中铁装备集团总工程师贾连辉和他进行了一次会面交流,在之后的求学生涯中,他一直保持对中铁装备的关注。

毕业之后,他一心报效家乡,并没有像很多博士那样选择继续在高校从事学术研究,走科研的道路,而是选择投身一线,“我想去处理最复杂最前沿的世界难题。”鲁义强说,经过他几年观察的中铁装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河南航天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承担海南发射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空间站、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任务,提供特种泵、缸、阀门、管路系统等百余种规格产品,总数上百万件,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作出突出贡献。这样的企业,自然无比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毕业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的袁祎聪,去年加入隶属于河南航天的河南航天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只有干才是硬道理。”袁祎聪一直牢记恩师的教诲,这也与河南航天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真抓实干求生存”。河南航天始终坚持以军为本、航天立业,紧跟国防现代化建设需求,承担了航天、航空、航发、船舶、电子、兵器、核工业等多个领域国家重点型号和众多战略战术武器、先进航空武器装备的配套研制生产任务。

“软环境”构筑人才幸福“心港湾”

人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企业在发展中,必须提高对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才能长期、高速地发展。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唯有充足的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支持,企业才能更快地转型和升级。

资料图

对于中铁装备的第一印象,鲁义强回忆道:“年轻,朝气蓬勃,劲头十足,每个人都非常认真,集团对我们也大力支持。”几年过去,他对于当时的初印象感觉更加深刻,前沿的技术面向未来2~3年或者3~5年,并没有即时性的产业价值。产品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在这种时刻,企业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伴随 “863计划”成长起来的一代,中铁装备的领导层格外懂得科研成功的不易和艰辛。过去,盾构机制造技术被外国垄断,中国进口一台盾构机需要花费上亿元的天价,甚至维修都要再支付高额费用从外国请来专家。为了解决处处受制于人的处境,2001年,国家将土压平衡盾构关键技术研制项目列入“863计划”。2008年,经过中国工匠7年攻坚克难,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诞生,打破了中国盾构曾经依赖进口、处处受制于人的局面。

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中铁装备坚定不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成为承担国家第一个盾构“863”计划的企业、唯一牵头承担“973”计划的盾构制造企业。针对隧道掘进机关键核心部件“卡脖子”难题,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瞄准素有盾构机“心脏”之称的主轴承、减速机等关键零部件发力,建立了智能技术、新型开挖技术等六大研发平台,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技术产品体系。

成功的背后是对无数次失败的总结、持续的装备改进,“成功只是在无数次失败中的其中的一个概率。”鲁义强说,深知科研规律的中铁装备给予他们最大的资源支持,除此之外,还吸纳了强大的人才团队。目前,公司在职职工4527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626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59人,高技能人员285人。拥有国家级专家人才5名,省级专家人才11名。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

这都得益于政企联动协同发力。政府方面以政策为导向,通过资金奖励、搭建平台、服务保障等全方面举措落实,不遗余力支持企业引才育才主体作用的发挥。企业方面在内部建立与政府政策差异化激励机制,中铁装备除了高于业界平均水平的薪资待遇和员工福利外,晋升渠道公开透明,依据个人发展意愿和适合领域,主要分为工程师序列或领导序列,而双通道之间的待遇基本持平。

正基于此,鲁义强进站以来,先后主持或主要参与河南省创新引领专项项目、中铁股份重大专项、中铁工业重大专项等重大课题5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在锥面刀盘复合破岩理论、水射流辅助破岩技术和复杂地质隧道支护装备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其中两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引进人才是基础,留住人才是关键。河南航天为人才建立了航天基金奖、政府特殊津贴、优秀后备人才、青年岗位助理、各类内部竞聘等专属培养平台,根据不同需求提供技术与管理双通道专向晋升通道。同时给予专业导师培养,包括入职培训、素质拓展培训、航天小课堂、专家讲座、技术交流等丰富的线上线下培训。

据袁祎聪介绍,除了较为优越的年薪和福利外,公司还为他们缴纳“七险二金”,并且提供员工宿舍或住房补贴,这为独自一人在外打拼的应届毕业生们提供了“家”一般的归属感。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航天强国路 永远跟党走”新时代弘扬航天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巡回宣讲在郑州经开区举行,袁祎聪作为河南航天的代表,以《让“中国航天”的旗帜在中原大地上高高飘扬》为题,讲述了河南航天浴火重生、用10年时间真抓实干求生存,彻底摆脱困境,踏上高质量发展崛起之路的故事。

目前,河南航天的制造加工和精密检测设备能力,位居国内军工领域装备制造业前列,获批河南省航天液压气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获批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发明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等20余项荣誉和奖项;积极承担中央军委科技创新局、工信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局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30余项。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从来靠的不是“口头支票”,而是利好政策不断从“文件”落地成为“现实”。政企联手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经开区加速形成。

​记者 王译博 王梦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