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评论: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3-03-31 18:25:06 来源:中原网

核心提示

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特征。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加快“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以风雨兼程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郑州篇章。


郑 实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截至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2.8万人,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高水平举办第九届博博会等重大活动,商都遗址博物院、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全省交通建设计划投资1505亿元,加快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进程;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12号线一期经安全评估具备条件后将开通运营……当下的郑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于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实践探索中,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像我们看到的,包括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在内,随着城市规模日渐扩展,社会结构日趋多元,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变化,治理难度不断增大。这就要求技术创新、治理升级、服务提档等必须走在前面,既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治理能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品质。

要坚持党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具体到当下的郑州,全市各级党组织特别是2.7万个基层党组织和61万余党员,要围绕实现建强组织、夯实基层、密切干群、政务提效、治理提升既有目标,在加快构建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躬身入局、担当作为,切实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叫腰腿不来,叫腿腰不来”等问题。以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让党委政府的决策能落地、让群众的“急难愁盼”有人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提升科技赋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强化科技赋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群众对更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追求。近年来,包括郑州在内的很多城市,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助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下一步,如何依托数字郑州建设,打造“一网统管”升级版,进一步织好群众服务网;如何不断夯实“数字基底”、不断升级“城市大脑”等,让更多智能服务抵达群众身边,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尤为考验我们的能力与智慧。

要下足“绣花”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小到一盏路灯的智慧设置、一个游园的悉心打造,大到以前瞻30年的眼光对城市进行规划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城市更新、建设郑州都市圈,以及全覆盖推动“序化、净化、绿化、亮化”精细化管理等,各项工作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下足“绣花”功夫,才能让治理的针脚更细密,城市的运行更顺畅。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研究要细、谋划要细、措施要细、落实要细,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起,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把群众的“幸福清单”转化为城市治理的“责任清单”,把治理的成果落实到“最后一公里”、落脚到群众的切身感受,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不断在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展现新作为,我们的城市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