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大型系列报道第七篇章 “文化强市”之一:厚重文化耀古都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特征。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加快“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以风雨兼程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郑州篇章。
本报特推出【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大型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郑州市全力以赴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干劲和蓬勃的朝气。今日刊发第七篇章“文化强市”之一《厚重文化耀古都》。
樱花正烂漫,绿城春意浓。
阳春三月,郑州荥阳古柏渡丰乐樱花园约12万株樱花灿烂绽放,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踏青赏樱。登上高阁从空中俯瞰,只见粉红的樱花将大地涂抹出绚丽的色彩。樱花树上花团锦簇,粉红相间,如云似霞。道路边、花丛中,不少游客约上好友、结伴家人组团“打卡”,观美景,拍美照。
恰如这美不胜收的春樱图,古都郑州正在描绘多彩的文旅画卷:瞄准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目标,聚焦“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郑州正在全力打造“山·河·祖·国”文化标识,精心塑造“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品牌,朝着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奋力迈进。
谱写中华文明“第一篇章”
黄河流域的文明之光,贯穿中华五千年辉煌。在郑州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一处处厚重的遗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穿越历史时空,精彩串联起古都静静流淌的千年文脉。
居“天地之中”而为文化肇始之地,看黄河文化中原文脉独领风骚。10万年前的织机洞遗址,在郑州留下远古先民繁衍生息的点点痕迹;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圣火,照亮历史前行的漫漫征程;6800多年的大河村遗址,蕴含着先民们对宇宙的求索与叩问;5300年前的“河洛古国”,孕育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3600年前的商城遗址,铸就青铜文明的灿烂华章……
蜿蜒奔腾的黄河从郑州桃花峪滚滚东流,文明与生命在这里共生共荣。这片黄土地见证了无数重要历史人物的登场、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孕育了厚重多元的黄河文化,塑造了郑州城市的灵魂与标识。
具茨山下,轩辕黄帝曾在这里创文字、造舟车、事农桑,创造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嵩山之上,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巍然矗立,默默诉说着厚重而多彩的中华文明故事。
母亲河畔,成千上万炎黄子孙仰视着高达106米的炎黄塑像,感受着“一条血脉万古流,巍巍炎黄是源头”的文化凝聚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郑州位居中华民族腹心重地,地处“天地之中”。这里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集中区,拥有中国考古发掘的最早瓮城、最早宫殿、最早北斗九星圜丘,这里有夏朝的创世王都、商朝的开国之都;这里是中国汉字的大本大宗,这里是中国的丝绸之源,从远古时期到王国时期,不同时期在这里都留下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遗迹。从蒙昧氏族社会到煌煌国家文明,郑州谱写了中华文明“第一篇章”。
在郑州“读懂最早中国”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
厚重郑州文旅资源丰富多彩,如何鲜明地亮出郑州城市文旅IP,向世界讲好“郑州故事”?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郑州市文广旅局联合中国科学院、郑州大学等多家单位走访文旅、文物、地理、营销学等多领域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考证、座谈研讨等方式,推理论证“山·河·祖·国”的逻辑关系,破解郑州城市文化基因密码。
“父亲山,母亲河,始祖地,国之初。读懂中国,从郑州开始。‘山河祖国’欢迎您!”2022年6月,“山·河·祖·国”城市宣传片在央视国际频道首播,向世界鲜明地亮出郑州城市文旅IP,引发海内外人士聚焦古都郑州,有力助推“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城市品牌走向世界。
近几年,一个个具有中国特色、河南特质的文旅扛鼎之作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方特国际旅游度假区、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忆江南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文旅新名片声名远扬。
“春天发芽,秋天满仓,又是一年好景象。”美丽春日,走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只见烂漫春花迎风绽放,传递着春天的气息。夜晚,不少游客眺望着《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在328米长的夯土墙上徐徐展开,油然而生黄河儿女的自信豪迈之情。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建业电影小镇又迎来一天中属于夜晚的繁华时刻。游客纷纷换上旗袍、长袍马褂,在电影大道璀璨的霓虹灯下徜徉,与“老郑州”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美丽约会……
今年,全市文广旅系统将充分挖掘黄河文旅资源,协调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重点工程建设;着力发展中牟片区、新密片区、大嵩山片区和北部沿黄片区4个旅游目的地片区,助推建业J18文旅综合体、魏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示范区、黄河颂剧院、海昌海洋公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谋划建设郑州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全力打造“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中华文化的朝圣之地、中华文明的体验之地、华夏国学的教育之地”。
文化精品力作频频出圈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2021年,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舞蹈《唐宫夜宴》开启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篇章,成为郑州继电影《少林寺》之后又一部“现象级”文化精品。牛年春节,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古典舞《唐宫夜宴》“牛气冲天”,掀起席卷全国的“现象级”关注热潮,仅上线播出10天,就实现视频超20亿播放量;微博主话题阅读量4.9亿次。
2022年9月,由郑州市豫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大型豫剧现代戏《黄河儿女》在郑州大剧院戏曲厅首演,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欣赏。“这几年,郑州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激发起群众强大的情感共鸣。”看完该剧,几位市民由衷地说。
据市文广旅局统计,近年来,舞剧《精忠报国》入选文旅部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舞蹈《从军行》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作品银奖;《花挑情》《守护者》《三足问鼎》分别入围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
围绕郑州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相关部门今年将邀请国内省内大家、名家创作一批“大作、大戏、大剧”,组织创排豫剧《杜甫·大河之子》、舞剧《唐宫夜宴》、杂技剧《红旗渠》、多媒体情景古歌《郑风》,持续提升郑州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让古都文化之光更加夺目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正被赋予新的生命力,以无数涓滴汇成千顷澄碧,奏响新时代的大合唱。
放眼未来,按照《郑州市“十四五”文化广电和旅游发展规划》,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郑州将建设具有鲜明黄河特色的自然生态廊道、文化遗产廊道和观光旅游廊道,重点打造以双槐树遗址为代表的河洛文化片区,以虎牢关和楚河汉界为代表的军事文化片区,以荥泽古城文旅融合项目、古荥汉代冶铁遗址为代表的荥阳故城文化片区,以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天下文化综合体为代表的黄河文博片区,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电影小镇为代表的中牟文旅片区等重大片区,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全球探寻体验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
早春二月,本土原创大型舞剧《水月洛神》开启第三轮全国巡演活动。截至目前,该演出已在重庆、深圳、广州、武汉等十多个城市掀起国风热潮。农历三月三,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又将如约而至。金秋时节,2023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2023中国诗歌节”等多项大型活动将精彩绽放。
古老而又现代的郑州,必将在世界大舞台上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乡村募英才 合力开新篇 新密市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 审议《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